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套路學習的三階段

學習陳式太極拳, 需循序漸進, 按照合理的訓練方法練習, 可以有效促進功力的提高。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和套路訓練, 希望對大家學習陳式太極拳有所幫助, 並能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一、基本功訓練

一切武功, 都講究基本功的訓練, 基本功練好了, 才能夠深入練習。

主要包括:基礎樁功、基本單式、手型步型及基礎纏絲勁。 學員在學習套路之前必須先學習並掌握太極拳基本功, 因為基本功的訓練可為以後的套路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套路訓練

所謂“套路”是指太極拳的整套架式,

包括徒手與器械;所謂“姿勢”是指每個架式的動作結構。 該階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練階段、校正提高階段和精練階段。

每個階段的練習都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好好學習。

現將這三個階段的練習方法及注意事項分述如下:

第一階段:學與練

初學時主要側重於套路練習, 方位基本正確及姿勢基本規範, 同時注重纏絲勁的訓練以培養元氣。

練習陳式太極拳必須保持思想上的清靜, 排除一切內外干擾, 只有這樣才利於收斂內氣, 引起鼓蕩。

《太極拳論》說:“靜養靈根氣養神”。 所謂靈根的“根”, 就是根本, 也就是腎臟。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根”, 內藏元陰元陽, 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靜則養根”, 也就是說, 只有在意識清靜的條件下,

才能有助於腎氣的旺盛與收藏, 從而使五臟鍵運, 內氣充沛, 神得所養, 動作矯健。

先學後練, 通過理論來指導實踐。

初學太極拳, 身法上只要求頭部自然端正, 立身中正, 不偏比倚;步法上要求能做好弓步、虛步、開步和收步, 知道方位即可。 至於不可避免出現的毛病, 像挑肩架肘、呼吸發喘、手足顫抖等現象, 不宜深究。 但運行方位、角度、順序必須力爭做準確。 這樣, 每天根據自身情況堅持練5-10遍左右, 大約在2 - 3個月即可將套路練熟。

第二階段:校正與提高

學員在練熟套路後變可進入第二階段學習。 在這個階段, 主要是進一步校正套路中每一個動作姿勢, 調整身法, 練熟套路和練習打發力。

在校正動作的同時,

也可進一步學習太極拳的呼吸方法, 使每個動作都配合正確的呼吸方式。 這樣, 再進一步的熟練, 隨著腿部力量的增長, 身法的放鬆, 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 體內的氣機升降協調, 呼吸自然, 肺活量增強, 變可熟練並準確掌握每個套路的要求。

這一階段練習, 大約需有6-8個月的時間。 屆時, 身法已得到調整, 姿勢已基本正確, 並且隨著練習品質的提高, 已有內氣活動的感覺。

第三階段:精練階段

這一階段要求學員對所學套路的每一個動作更加準確, 對每個動作精益求精, 要求意念、動作、呼吸進一步配合好, 加強練習。

同時注意對“氣”修煉。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 是極其微小的物質微粒, 很難直觀察覺,

只能通過人的感覺器官, 根據事物的各種變化而體現它的存在。

人體的氣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稟賦于先天父母之精氣, 二是飲食物化生的水穀之精氣, 三是通過呼吸所得之精氣。

《太極拳論》說:“氣者, 生之本, 經者, 氣之路, 經不通則氣不行。 ” 說明氣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質, 只有在經絡通暢無阻的情況下, 才能引動與鼓蕩, 達到一氣貫通, 從而產生防病健身和技擊的效果。

因此, 在這一階段練習中必須注重于意念引導, 在大腦意識的指揮下, 以意運形, 使內氣節節貫串;如有不順之處, 可以自行調整身法, 以得勁為准;練習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勢要精力專注, 活潑無滯。 外形儘量與內氣保持一致, 與呼吸相配合。

這樣進一步練習一段時間,

內氣就會自然暢通, 僵勁拙力也會慢慢克服, 逐漸達到周身相隨, 連綿不斷, 內氣會按拳勢的要求, 產生有規律的鼓蕩, 達到一氣貫通, 周身一致, 內外合一, 外形在內氣的催動下, 一動則周身全動, 一靜則周身全靜, 動靜開合, 起落旋轉, 無不順其自然。

這一階段的練習, 要注重以意念、呼吸與形體姿勢的結合, 也就是心到、意到、氣到、形到, 使內氣一氣貫通。 達到這一階段的具體表現為:肌膚發脹, 手指發麻, 足跟發重, 丹田有發沉之感。 根據每個人的自身條件, 達到這一階段大約需要1-3年時間不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