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肛門是一個很特殊的器官, 它的結構很複雜也很脆弱, 如果人們在生活中不注意健康, 那麼它會很容易產生病變, 在各種肛門疾病之中, 有一種疾病讓人聽上去都會感到害怕, 這種病就是痔瘡。 那麼當人患上痔瘡之後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呢?
一、肛門視診
首先應查看肛門周圍有無血、膿、糞便、粘液、腫塊及瘺管外口等, 以便判斷病變性質。 如肛門周圍有無內痔、息肉脫出, 有否外痔、瘺管外口及濕疹等。 然後囑病人象解大便便一樣下掙, 醫生用雙手的食、中指將肛門輕輕地自然向兩邊分開, 使肛門外翻,
二、肛門觸診
要觸摸肛門周圍皮膚溫度, 彈性是否正常, 在病變情況下, 如肛癰可觸到肛門周圍腫脹, 皮膚灼熱, 腫塊呈漫腫, 平坦, 軟陷及質地硬度等, 中央是否有應指感等, 如肛瘺是否可觸及條索狀硬結, 外口距肛門長度, 大小, 深度等。
三、直腸指診
直腸指診的意義是肛門直腸疾病檢查方法中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肛門鏡檢查
檢查內痔的主要方法, 可看清內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態。 同時還可鑒別直腸下端腫瘤和慢性結腸炎。
雖然說痔瘡這種病在臨床治療上手法比較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