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藥膳食療>正文

飲水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一)水質選擇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水質對健康的影響, 如周易“井”卦有“井泥不食, 井冽、寒泉食”和“ 口收勿幕, 有孚, 元吉”的描述, 《呂氏春秋》也指出:“輕水所, 多禿與癭人;重水所, 多尰與躄人;甘水所, 多好與美人;辛水所, 多疽與痤人;苦水所, 多尪與傴人。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 有近處江湖來者次之, 其城市近溝渠雜人者, 成堿, 用須煎滾, 停一時, 候堿澄乃用之, 否則氣味俱惡, 不堪入藥, 食, 茶, 酒也。 ”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 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 飲用水水質衛生標準更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了和國際先進標準接軌, 衛生部於2001年6月頒佈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 自2001年9月1日起實施。 《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是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85)的基礎上修改而成, 加強了對有機污染的監測, 是一個既符合國情, 又與國際接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 其中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主要有如下三項基本要求。

①為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要求生活飲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②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要求水中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潛在的遠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③水的感官性狀是人們對飲用水的直觀感覺, 是評價水質的重要依據。

生活飲用水必須確保感官良好, 為人民所樂於飲用。

(二)飲水量

水是良好的溶劑, 能夠溶解攝入體內的營養物質並進行分解, 使之發生化學變化, 易於被人體內各組織器宮的細胞所吸收。 人的體溫調節、血液迴圈、維持新陳代謝、保持體內體液的壓力也都離不開水。 水是人體各種營養素的製造廠, 也是體內代謝廢物的輸送帶。 為了有效地維持體內的動態平衡, 保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研究表明,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人的水量應該在2500 mL左右, 兒童或老年人可酌情增減。

(三)飲水時間

拫據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 養成按時、定量喝水的生活規律, 對養生保健、十分重要。 一般來講, 每天最好掌握這樣幾個適宜喝水的關鍵時刻。

晨起一杯保健水。 清晨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水分的最佳時機, 每天起床先喝一杯約250 mL的白開水, 因為淸晨飲水可以使腸胃馬上蘇醒過來, 刺激蠕動、防止便秘, 更重要的是, 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後, 血液濃度增高。 這個時候補充水分, 能迅速降低血液濃度, 促進迴圈, 讓人神清氣爽, 恢復清醒。 餐前宜空腹飲水。 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個小時, 應該喝一定數量的水。 飯前空腹喝水, 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 min, 便迅速進人小腸並被吸收進人血液, 1h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 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 因此, 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 尤其是早餐前, 因為睡了一夜, 時間較長, 人體損失水分較多, 早上醒來, 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睡前一杯水。
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自然發汗, 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及鹽分, 而睡眠的8 h內, 身體都無法補充水分, 這就是為何起床會覺得口幹的原因。 睡前0.5h要預先補充水分、電解質, 讓身體在睡眠中仍維持平衡狀態, 同時降低尿液濃度, 防止結石發生幾率。

另外, 夏天運動後會大量失水, 但不能快速大量地飲水, 而要“細水長流”。 為彌補運動的失水, 應該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給予補充, 一般在運動前飲水300~500mL, 在運動中每隔15 min飲150~250 mL, 在運動後再補足所需的水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