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發病機制
僅有少數慢性腎炎是由急性腎炎發展所致(直接遷延或臨床痊癒若干年後再現), 大部分慢性腎炎的發病機制是免疫介導炎症。 另外, 非免疫、非炎症機制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健存腎單位長期代償處於血流高灌注、高濾過和高跨膜壓的“三高”狀態, 久之導致健存腎小球硬化。
臨床表現
慢性腎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但以青中年為主, 男性多見。 多數起病緩慢、隱襲。 臨床表現呈多樣性, 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其基本臨床表現, 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 病情時輕時重、遷延,
如血壓控制不好, 腎功能惡化較快, 預後較差。 另外, 部分患者因感染、勞累呈急性發作, 或用腎毒性藥物後病情急驟惡化, 經及時去除誘因和適當治療後病情可一定程度緩解, 但也可能由此而進入不可逆慢性腎衰竭。 多數慢性腎炎患者腎功能呈慢性漸進性損害, 病理類型為決定腎功能進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進展較快,
病理
病理類型多樣, 常見的有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 病變進展至後期, 所有上述不同類型病理變化均可轉化為程度不等的腎小球硬化, 伴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 疾病晚期腎臟體積縮小、腎皮質變薄, 病理類型均可轉化為硬化性腎小球腎炎。
診斷
凡尿化驗異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腫及高血壓病史達一年以上, 無論有無腎功能損害均應考慮此病, 在除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及遺傳性腎小球腎炎後, 臨床上可診斷為慢性腎炎。
鑒別診斷
1.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如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腎病等, 依據相應的系統表現及特異性實驗室檢查, 一般不難鑒別。
2.AIport綜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 患者有眼(球型晶狀體等)、耳(神經性耳聾)、腎(血尿, 輕、中度蛋白尿及進行性腎功能損害)異常, 並有陽性家族史(多為性連鎖顯性遺傳)。
3.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病
(1)症狀性血尿或蛋白尿
尿蛋白
(2)急性腎炎
有的慢性腎炎起病時較急, 很像急性腎炎, 但大多沒有急性腎炎的特徵表現:前驅感染距腎炎1~3周、一過性補體C3下降、自愈傾向, 有助於鑒別。
4.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
呈血壓明顯增高的慢性腎炎需與原發性高血壓繼發腎損害(即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鑒別, 後者先有較長期高血壓,
5.慢性腎盂腎炎
多有反復發作的泌尿系感染史、並有影像學及腎功能異常者, 尿沉渣中常有白細胞, 尿細菌學檢查陽性可資區別。
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飲食宜忌
(1)忌咖啡、可哥等興奮性飲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黴變、油煎、肥膩食物。
(4)忌煙、酒。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對於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飲食方法我們在平時要少吃辛辣的食物, 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 以上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