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是常見病。 主要症狀是精神疲倦、神經過敏、失眠、多疑、焦慮、抑鬱等。 本病屬中醫“不寐”、“心悸”、“鬱證”等範疇。 自我鍛煉療效甚好。
站馬步樁:兩腳開立, 距離相當於三隻腳的長度, 大腿屈膝蹲平, 腳尖裡扣正對前方, 挺胸、塌腰、落臂, 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之間。 每天練習2次, 每次5~10分鐘, 不但培養元氣, 還可調節氣息, 給人以神智清晰、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等感覺。 站馬步樁練一周, 療效顯著。
打太極拳:打太極拳時要排除雜念, 集中精力, 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休息調節, 改善惡性循環, 故對神經衰弱效果很好。 神經衰弱者初練以“簡化太極拳”為好,
捏脊:神經衰弱多伴食欲不佳、消化功能紊亂。 捏脊可調整植物神經功能, 使食欲旺盛、消化良好。 自我捏脊雖不方便, 但可捏背部中下端。 請家屬或醫生由上到下一捏一松, 反復2~3分鐘, 每日1~2次。
自我按摩:失眠時按揉小天心(大小魚際之間)、內關穴各100次。 擦湧泉穴, 即用一隻腳擦另一隻腳的腳心部, 由湧泉穴擦向足趾方向, 各擦50~100次。 頭痛、頭暈時可按摩太陽、風池、風府等穴位及頸部。
氣功療法:仰臥於床, 兩臂伸直, 放於體側或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於腹部, 兩腿稍分開, 身體各部都要放鬆、自然, 排除雜念。 呼吸時注意腹部起伏變化, 吸氣時腹部收起, 呼氣時腹部還原, 呼的時間要比吸時長,
這幾種自我鍛煉法均宜早晚進行, 特別是晚上, 可促進精神收斂, 有助睡眠。 起居規律、勞逸結合等也有助於治療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