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 氣溫變化也頻繁起來, 要麼前一天還熱得讓人微微冒汗, 第二天就讓人冷出一身雞皮疙瘩;要麼就是早晚冷, 白天熱, 這種頻繁升降的氣溫是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或再發的主要因素。 那麼, 心腦血管病患者該如何運動健身呢?
1、鍛煉要有運動處方
對於住院治療的患者來說, 出院之後, 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定, 來評估患者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是多少, 並據此來制訂運動處方。
此類患者最好按照運動處方鍛煉, 如果自行運動, 很可能出現運動過量或運動方式不當, 導致病情惡化。
2、鍛煉宜自下而上
一項研究發現, 在同樣輸出量的情況下, 上肢活動時的血壓比下肢活動時高一些。 比如, 啞鈴、拉力器、單雙杠、網球、羽毛球等運動專案, 更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加重心臟負擔。 這是因為上肢肌肉活動時, 肌肉血管舒張, 而其他活動量小的肌肉血管則會收縮, 從而引起血壓升高。 另外, 上肢的血液供應增加, 更容易分流心臟的血液, 加重心臟負擔。 因此, 心臟病人在鍛煉時, 最好從下肢鍛煉開始, 步行就是比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