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汗證三法

汗是陽氣蒸化津液, 出於體表而成。 汗為心液, 屬五液之一。 正常出汗是機體功能活動的表現, 生理性的汗液排泄可調節機體陰陽平衡。 凡異常出汗者皆屬於中醫的“汗證”。 汗證是指由於陰陽失調, 腠理不固, 而導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類病症。 中醫古籍對汗證描述很多, 如根據出汗的特徵不同可分自汗、盜汗、戰汗、脫汗、黃汗等, 根據出汗部位分為頭汗、五心汗、腋汗、手足汗、陰汗、偏沮等;根據出汗的特徵不同可分自汗、盜汗、頭汗、手足心汗、黃汗等。 營衛不和、陽明熱盛、陽明熱結、濕熱互結、腎陽虛弱、水氣互結、肝陰虧虛、少陽開闔不利、火鬱、陰陽兩虛等病因都可以造成汗證。

多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等方法綜合治療。

補肺健脾 益氣固表

適用於素體氣虛、年老體弱、病後體虛者。 因其肺脾氣虛, 肺失宣發開闔之功, 脾失運化輸布之職, 肌表失養, 腠理不固, 營衛不和, 汗液外泄。 症見疲倦乏力, 短氣懶言, 動則汗出, 面色少華, 舌淡苔薄, 脈細弱。 治法補肺健脾, 益氣固表, 方用玉屏風散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65歲, 2011年12月1日, 初診。

自訴:平日易於感冒, 2月前因受涼出現發熱畏寒出汗, 伴鼻塞流涕, 稍咳嗽咳痰, 經西醫治療後, 發熱、畏寒、鼻塞等症狀消失, 但唯汗出未見明顯改善。 現症見:汗出活動後尤甚, 體倦乏力, 納差, 稍頭暈, 夜寐可, 二便調,

面色少華, 舌淡紅, 苔薄白, 脈細弱;有冠心病, 高血壓病史, 四診和參, 此乃肺脾氣虛, 表虛失固, 營衛不和, 汗液外泄, 治以補肺健脾、益氣固表之法, 方用玉屏風散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處方:黃芪30克, 防風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5克, 黨參15克, 山藥20克, 砂仁10克, 陳皮10克, 麻黃根10克, 浮小麥15克, 甘草6克, 10 劑, 水煎服, 日1劑。

十天后複診, 汗出即止, 精神提升, 繼以補中益氣湯調之。

健脾燥濕 清利濕熱

本型患者多體型肥胖, 且平日嗜食肥甘辛辣之物或有高脂血症, 濕邪內蘊日久化熱, 濕熱鬱阻中焦, 氣機不暢, 宣洩失常, 內迫營陰而發為汗出。 症見身重疲倦, 納呆或善饑, 汗出油膩而黃, 舌紅, 苔黃膩, 脈滑等症。 治當益肺健脾、清熱利濕, 方用三仁東加減。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38歲, 體型肥胖, 血脂超高, 聯合降壓不達標, 嗜食肥甘辛辣之品, 2010年3月10日初診。

自訴:動則汗出2年餘, 屢治不愈, 汗出依舊。 診見:動則汗出、汗黏、發黃染衣, 身重疲倦, 口黏口苦, 咽中痰多, 納呆, 大便稀溏, 小便色黃, 面色紅, 舌紅苔黃膩, 脈弦滑數。 中醫診斷:自汗, 證屬濕熱鬱蒸。 治以益肺健脾、清熱祛濕, 方用三仁東加減。

處方:杏仁10克, 薏苡仁30克, 白蔻仁15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5克, 陳皮10克, 枳殼10克, 厚樸10克, 滑石15克(包煎), 車前子20克(包煎), 竹葉15克, 澤蘭15克, 澤瀉15克, 桔梗10克, 甘草5克。 10劑, 水煎服日1劑。 並囑清淡飲食, 增加運動, 配合調脂治療。

10天后複診, 活動後汗出明顯改善, 舌苔由薄黃轉為薄白, 脈弦。 繼守原方15劑。

1月複診, 症狀明顯改善, 汗出症狀已痊癒。 繼續降壓調脂治療。

養肝補腎 滋陰降火

腎為先天之本, 主溫煦五臟六腑, 肝主調達全身氣機, 肝腎虧損, 不能滋養溫煦肺脾, 衛氣不能固護肌表, 故出現汗出之症。 若大病傷陰, 或年邁體弱, 必致陰虛內熱, 迫津外泄而自汗盜汗。 故治以養肝補腎、滋陰降火, 內熱得清則外汗自止。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76歲, 2008年12月23日初診。

自訴:自汗盜汗半年餘。 半年前因心衰住院治療後症狀消失出院。 但自汗盜汗嚴重, 每天汗濕衣服5、6次, 伴疲乏無力, 面赤心煩, 口幹, 便結溲黃, 舌紅少苔, 脈細數。 證屬陰虛火旺, 蒸液外泄, 治以養肝補腎、滋陰降火, 方用當歸六黃湯合牡蠣散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 熟地黃15克, 山茱萸15克, 當歸10克, 黃柏10克, 黃連6克, 黃芩10克, 生黃芪20克, 焦白術20克, 煆牡蠣、浮小麥各30克,

桑螵蛸10克, 炙甘草10克。 10劑, 水煎服日1劑。

汗證成因複雜, 臨床表現五花八門, 醫者需明辨慎審, 究其根源, 抽絲剝繭, 方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療效, 或許就是祖先治病求本之意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