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癌症患者晚期會出現哪些心理

很多癌症患者最後的結局是不得不面對死亡, 當這些患者被告知已經無法醫治的時候, 他們會怎麼想?作為家屬又該如何安慰?

1.憂鬱與輕生

多數病人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並且到了晚期, 將不久于人世, 因此表現出壓抑、憂愁, 終日愁眉不展, 甚至想儘早了斷自己, 以期擺脫痛苦, 減少家屬的各種負擔。 對於這類病人, 我們應當開導、鼓勵, 並且時時提防發生不測。

2.接受與平靜

通常絕大多數病人都是通情達理的, 他們理解醫護人員已作了最大的努力;家屬、社會也已盡了應有的責任, 限於當前醫學水準以及生命的客觀發展規律,

死亡是會降臨在每個人頭上的。 因此,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 不得不接受即將謝世的事實, 於是不再“討價還價”, 不願再談及治療等事情, 而願意安排好後事, 只要不再痛苦可平靜地走向“另一世界”。

3.期望

毫無疑問, 絕大多數的病人是依戀人生的, 不願告別世界與親人。 因此即使已知自己病入膏肓, 仍然對治療抱有希望, 甚至期望靈丹妙藥有一天忽然問世。 這也就是為什麼少數人願意在臨死前將軀體超低溫凍存, 以期將來有一天復蘇, 接受特效治療, 重享人間的歡樂。 對於病人的這種心態, 家屬及醫生們應當予以理解、同情、安慰甚至鼓勵。

4.願望

病人知道即將辭世了, 不少人會提出最後願望,

如見一見某位親朋好友, 或是囑咐完成某一件事情, 或是講出往日的“虧心事”, 表示歉意, 甚至懺悔。 對此要儘量滿足。 不可滿足的要耐心解釋, 絕不可抱蔑視、譏諷、嘲笑的態度。

在剩下的這段日子了, 家屬應儘量滿足患者的心願, 提供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 還要不斷鼓勵患者建立堅強的信念, 儘量能多延長生命。

5.否認

甚至諱疾忌醫 少數病人明知自己已處於癌症晚期, 但對別人, 甚至對自己, 均採取否認的態度, 至少閉口不言癌症兩字。 更有少數病人對某些症狀採取掩蓋或默默忍受。 對此醫生或是家屬應允許他那麼說、那麼想, 但仍要想方設法治療某些症狀, 如劇痛等。

6.怪異

甚至敵視 有些病人的性格到了疾病晚期,

會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如一向通情達理者, 此時會變得怪異起來, 甚至“蠻不講理”, 對人、對世間, 抱著敵視態度, 他們會因一點小事或稍不順心, 而大發脾氣。 對此醫生及家屬要瞭解事情的原委, 耐心與細心地勸說, 切不可指責, 或跟著發脾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