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患者最後的結局是不得不面對死亡, 當這些患者被告知已經無法醫治的時候, 他們會怎麼想?作為家屬又該如何安慰?
1.憂鬱與輕生
多數病人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並且到了晚期, 將不久于人世, 因此表現出壓抑、憂愁, 終日愁眉不展, 甚至想儘早了斷自己, 以期擺脫痛苦, 減少家屬的各種負擔。 對於這類病人, 我們應當開導、鼓勵, 並且時時提防發生不測。
2.接受與平靜
通常絕大多數病人都是通情達理的, 他們理解醫護人員已作了最大的努力;家屬、社會也已盡了應有的責任, 限於當前醫學水準以及生命的客觀發展規律,
3.期望
毫無疑問, 絕大多數的病人是依戀人生的, 不願告別世界與親人。 因此即使已知自己病入膏肓, 仍然對治療抱有希望, 甚至期望靈丹妙藥有一天忽然問世。 這也就是為什麼少數人願意在臨死前將軀體超低溫凍存, 以期將來有一天復蘇, 接受特效治療, 重享人間的歡樂。 對於病人的這種心態, 家屬及醫生們應當予以理解、同情、安慰甚至鼓勵。
4.願望
病人知道即將辭世了, 不少人會提出最後願望,
在剩下的這段日子了, 家屬應儘量滿足患者的心願, 提供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 還要不斷鼓勵患者建立堅強的信念, 儘量能多延長生命。
5.否認
甚至諱疾忌醫 少數病人明知自己已處於癌症晚期, 但對別人, 甚至對自己, 均採取否認的態度, 至少閉口不言癌症兩字。 更有少數病人對某些症狀採取掩蓋或默默忍受。 對此醫生或是家屬應允許他那麼說、那麼想, 但仍要想方設法治療某些症狀, 如劇痛等。
6.怪異
甚至敵視 有些病人的性格到了疾病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