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慢性支氣管炎孫一民醫案

霍××, 女, 68歲。 1980年1月14日初診。 慢性支氣管炎4年之久。 現咳嗽、喘促、咯痰稠粘, 胸悶, 1979年入冬以來整夜不能平臥, 深以為苦, 舌質紅, 脈弦數有力。 乃風寒引動宿疾, 肺失宣降, 發為咳喘。 治擬化痰降氣, 止咳平喘。

處方:葶藶子、蘇子、杏仁、牛蒡子、化橘紅、前胡、白前、川貝母各9克, 萊菔子、款冬花、海浮石、枇杷葉各12克, 葦根15克, 大棗5枚(去核), 甘草3克。 水煎服。

連續服上方12劑後, 各症均好轉, 已能平臥, 唯有輕微咳嗽, 繼續服葶藶五子湯以根治之。

按:慢性支氣管炎, 多由經常受外邪侵襲, 咳嗽反復發作所郅;或年老體衰, 脾肺氣虛而致痰飲內聚,

若感外邪, 引動痰濁, 痰濁阻肺, 肺失宣降而發哮喘。 發作期病多屬實證, 症狀表現往往以痰為主。 痰多者病較重, 痰量減少病每減輕。 所以發作期治療重在祛邪(祛痰)。 本例以化痰降氣的葶藶五子湯為主, 並加部分咳藥, 通過利痰, 改變病變內在環境, 有利炎症消散, 則咳喘自止。 病情緩解期, 應注意扶正固本, 多治以益肺健康,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表現有腎虛者, 應加固腎藥, 以圖根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