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近幾年發現, 有些藥物使用不當可導致中風。 可引起中風的常見藥物有以下幾種:
降壓類藥物
有些高血壓患者由於降壓心切, 自己到藥店購買藥品, 或超量服用, 或把多種藥物同時服用, 致使血壓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 導致腦部血供不足, 血流緩慢, 血液易於凝集。 這對於已有腦動脈硬化、動脈內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人, 則很容易發生腦血栓, 堵塞血管, 導致缺血性中風。 因此, 服用降壓藥, 切不可操之過急, 必須遵循醫生的意見。
利尿類藥物
常用的利尿藥, 如速尿、雙氫克尿噻等, 可直接作用於腎臟,
解熱鎮痛類藥物
高熱患者往往用解熱鎮痛類藥物, 如阿司匹林、安乃近、撲熱息痛等退熱。 這些藥物都是使人體大量出汗, 增加散熱而使體溫下降的。 但大量出汗失去水分, 尤其是伴有嘔吐、腹瀉的中老年人, 發汗使機體嚴重缺水, 造成血液濃縮, 促使腦血栓形成。 因此, 中老年人發燒大量出汗後, 應及時通過輸液或飲用糖鹽水等補充水分, 切不可大意。
止血類藥物
止血敏、止血芳酸、安絡血、6-氨基己酸等止血藥, 過量使用易引起血栓形成, 阻塞腦血管, 導致腦中風。 特別是腦動脈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
抗凝類藥物
心臟瓣膜病已行機械瓣置換或有心房顫動的患者, 常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抗凝藥, 如華法林等。 若抗凝藥用量過大, 則容易引起腦出血。 因此, 在服用抗凝藥期間, 一定要注意監測凝血功能, 以防發生意外。
鎮靜類藥物
許多鎮靜類、安眠類藥物, 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等, 若使用不當, 特別是超量應用時, 可引起血壓下降, 影響大腦血流量, 形成血栓, 堵塞血管而發生中風。
避孕類藥物
口服避孕藥可引起顱內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 研究認為, 此類血栓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避孕藥中雌激素的含量有關。 每日服藥量超過50毫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