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陳式太極拳內功心法怎樣調理

練習一套太極拳練到深處時就會感覺到內功心法, 那麼怎麼樣進行內功心法調整呢?下面, 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陳式太極拳的內功心法調整, 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瞭解一下吧!

陳式太極拳內功心法之身心調整方略

內功心法的修煉主要是對神意氣形的身心錘煉, 這種錘煉不是隨隨便便進行的, 而是通過一定程式的身心調整, 使精神狀態(意識狀態)和生理狀態(形體動作)從雜念紛呈的“五馬分屍”和“四分五裂”狀態, 進入內心寧靜(心中一靜)、意識專一(專注一方)、氣血通暢(氣遍周身)、形體放鬆(松穩慢勻)的境界。

如何做到這這些呢?首先要明確, 這是一個長期的身心修養過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復不符合太極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狀態, “養”是培養、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極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狀態——這個過程要貫徹太極拳鍛煉的始終, 這其中, 身心調整是進行內功心法修煉的前提條件。 內功心法之身心調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無中生有

許多人都知道無極生太極這句話。 但是, 什麼是無極, 什麼是太極呢?所謂無極者即“無”, 所謂太極者即“有”, 無極生太極即“無中生有”之意。 此外, 道家所說的“無極”也有身體的意思。 身體這個無極處於寂然不動的狀態就是“無”o如果這個“無”有了運動, 比如, 我們的心(頭腦)發出指令,

所謂的“心為令”——念頭(意念)一動, 這就是太極的動, 也就是身體裡邊有了“有”, 這個“有”是神(精神或者意念的發韌點)意(意念)氣(內氣和外氣)的變化及運動。 這就是無中生有。 這個“無中生有”也是指太極拳愛好者通過長期的習練和體悟而產生一種特異能量、一種新生物質的過程——太極拳老前輩所說的“身上有了東西”, 或者說“功夫上身了”——通過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導引這種特異物質的產生和聚積過程, 也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無中生有乃太極拳內功修煉的總綱。

2.神為主宰

太極拳強調神為主宰。 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發軔點。 比如, 做任何太極拳的過程必須做到鬆散通空。 意念想“鬆散”、想“通空”等都是神為主宰, 也就是意念在裡面起主導作用。

主宰就是要發揮主導的作用——讓自己的精神氣質和意念的發軔點做主人、發指令。 神為主宰, 主宰誰?其中一方面就是主宰意念的運動。 也就是練拳的過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氣。 氣是被姿勢催發出去的。 一開始練太極拳就以神為主宰, 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 則“階及神明”的境界就有達到的一天。 如果不養成“神為主宰”的習慣, 而是“形體主宰”、“氣為主宰”, 則就會真正的“差之毫釐, 謬以千里”了。

3.調整虛實

調節虛實的關鍵是分清虛實——重心所在為實。 怎麼調節呢?主要從兩個方面努力。

第一, 從形體上調整虛實。

①先要把兩隻腳的重心調一調(往當中調), 使身體左右平衡;

②用腳來調整;根據具體情況把重心放在腳掌、腳心或腳後跟,

使身體前後平衡;

③通過整個身體的平衡調整虛實。 不同的動作當中有不同的姿勢來互相平衡。

第二, 要從意念上調整虛實。

意念往哪放, 氣就跟著過來往哪兒集中, 這兒就是實;相反的方向氣少了, 那邊就是虛。 意念所在處為實, 意念不在處為虛——在鍛煉的過程中多注意這個問題。 此外, 在運動的時候, 如果有往前的力量, 則意念要向後;如果有往後的力量, 則意念要往前。

4.圓活綿聯

一般來說, 圓有幾個方面的意思。 第一, 在動作構成上, 每個動作的運行過程中要有圓的內容在裡邊。 第二, 形體各個部分之間要圓。 若不圓就容易僵, 一僵氣就停滯了, 就不通了。 這就是所謂的“圓空法生”o怎樣才能做到圓的呢?按照太極拳“腋窩像夾著個熱饅頭”、“勒腰束氣把襠撐”等要求調整好身形。

綿聯不斷的內涵主要有3點:

①動作的綿聯:動作綿聯有兩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姿勢無論怎麼動在運轉過程當中要綿聯不斷, 也就是動作要均勻;綿聯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動作間的轉換要綿聯。

②氣的綿聯:每做一個動作, 不能光想著形體, 還得考慮氣。

③意的綿聯:太極拳為了把兩手的氣煉整, 主要採取的方法就是兩手一合一開的同時, 想著手裡邊有球, 跟著脹大, 一撒手就掉了, 這麼連著動, 意的綿聯就容易養成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