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邪侵襲
治法:祛風散熱, 疏利竅絡。
處方:連翹9克, 銀花9克, 桔梗4.5克, 薄荷4.5克, 荊芥穗5克, 牛蒡子9克, 蟬衣4克, 蔓荊子6克, 生甘草3克。
加減:若熱甚口渴可酌加知母、石膏;惡寒較甚可酌加麻黃、桂枝;咽喉紅腫可加馬勃、玄參;若咳嗽甚可加杏仁、百部;小便短赤加木通、車前子。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此型耳聾17只耳, 痊癒4只耳, 顯效5只耳, 進步2只耳, 無效6只耳, 總有效率為64.7%。
常用成方:銀翹散、桑菊飲、麻黃湯、劑防敗毒散等。
(2)肝膽鬱火
治法:疏肝利膽, 清火利竅。
處方:柴胡6克, 枳殼9克, 龍膽草6克, 黃芩9克, 澤瀉9克, 梔子4克, 木通9克,
加減:肝氣鬱結較甚, 曖氣頻作, 酌加玫瑰花、制香附;夜寐不安加秣茯神、夜交藤;目赤腫痛可酌加杭菊、青葙子;大便秘結可酌加生軍。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17例患者, 痊癒9例, 顯效6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88.2%。
常用成方:柴胡疏肝散、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等。
(3)瘀阻耳脈
治法:活血化瘀, 通利耳竅。
處方:赤芍9克, 川芎5克, 桃仁9克, 紅花3克, 黨參9克, 丹參12克, 菖蒲6克, 香附9克, 路路通9克。
加減:若氣滯甚酌加枳殼、木香;痰瘀互結加浙貝母、海浮石;疼痛甚酌加延胡索、杭白芍;瘀血甚酌加蜈蚣、地龍。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2例, 痊癒10例, 顯效17例, 進步24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82.3%。
(4)精氣匱乏
治法:補氣填精,
處方:黃芪25克, 黨參15克, 靈磁石30克, 杭白芍0克, 熟地黃15克, 山茱萸9克, 淮山藥12克, 葛根6克, 茯苓12克, 柴胡4.5克, 澤瀉6克。
加減:胃納欠佳酌加神曲、山楂;若偏腎陽虛加附子、桂枝;遺精陽痿酌加覆盆子、桑螵蛸、白蓮須;夜尿頻數加白術、益智仁等。
用法: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85例, 痊癒22例, 顯效8例, 進步11例, 無效11例。 另外33例, 在1周內症狀消失15例, 2周症狀消失12例, 1個月症狀消失4例, 症狀減輕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