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會出現咽喉幹痛, 兩眼紅赤的問題, 這個時候其實就是我們中醫所說的上火的問題的, 所以我們應該注意保證我們去火的, 但是有應該學習一些方案來緩解一下。
如何讀懂身體的火警訊號, 由內而外全面防上火
上火症狀:吃不下
如口幹、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及乾咳, 屬於“吃不下”, 說明心肺有火。 可以選用牛黃清心丸(片)、羚羊清肺丸等。 若口舌、鼻內生瘡、口角發炎, 可內服黃連上清片、三黃片等, 或外用西瓜霜。 小兒易發肺火, 出現肺熱鬱閉、痰熱咳嗽時, 可以用通宣理肺丸。
上火症狀:肚子脹
脾胃有火會誘發口臭、牙齦出血、腹脹等, 讓人“受不了”, 不思飲食。 宜用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龍膽瀉肝丸等, 但腹瀉、腹痛者不宜服用。
上火症狀:靜不下
肝火大動, 人就“靜不下”, 出現煩躁易怒、舌邊尖發紅、雙目發紅等, 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杞菊地黃丸等。
上火症狀:拉不出
若腎、膀胱、大小腸等部位有火, 會“拉不出”, 有大便幹結, 小便短少, 尿色黃赤、混濁有味, 陰部時癢, 婦女白帶增多等, 可選三黃片、梔子金花丸等。
根據專家的建議, 防乾燥不僅僅是多喝水, 或多塗滋潤霜那麼簡單, 想要滋潤過冬不上火, 每個家庭都需要全面瞭解自身的“家庭乾燥指數”, 才能更具針對性地調整生活習慣, 從而達到以內養外的科學調理。
中醫專家提倡飲食均衡,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則多喝健康飲料, 充分利用三餐的進食機會來補水滅火, 從根源上調理體內環境防止冬日乾燥:
其一, 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 應多吃山楂、柚子、石榴、蘋果等清潤甘酸的水果, 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 滋陰潤燥;
其二, 少吃鹽。 因為高鹽飲食將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 使各種病菌乘虛而入, 誘發咽炎;
其三, 吃火鍋辛辣餐食時佐以滋潤不上火的輔料, 如蘿蔔、豆腐、白菜等, 以達到滋潤防上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