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沙眼的辨證論治

對該病的治療, 當內外兼施。 輕者可局部點眼藥治療, 重者則配合內治, 必要時可配合手術治療。 對其併發症與後遺症, 輕者可在治療本病時兼顧之, 重者則須酌情另行處理。

一、內治

1、風熱客瞼

主證:眼癢澀不適, 羞明流淚, 瞼內微紅, 有少量紅赤顆粒。

證候分析:跟癢澀不適, 羞明流淚為風邪所致, 瞼內之紅赤顆粒為風熱壅滯瞼絡而發。

因風熱客瞼尚輕, 故瞼內微紅, 所生顆粒較少, 自覺症狀亦輕。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 原方疏散風熱之邪, 酌加赤芍可通絡消滯退赤。

2、脾胃濕熱

主證:眼澀癢痛, 眵淚膠粘,

瞼內紅赤, 顆粒較多, 病情纏綿不愈。 舌紅苔黃, 脈濡數。

證候分析:脾胃濕熱, 複感風邪, 內外合邪, 上攻胞瞼。 風盛則澀癢, 熱盛則紅赤而痛, 濕熱盛則眵淚膠粘, 顆粒較多。 濕邪難除, 病情纏綿。 舌脈皆屬濕熱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祛濕, 除風消滯。

方藥:清胃散或除風清脾飲加減。 前方中黃連苦寒瀉火, 生地、丹皮涼血清熱, 當歸活血消瘀滯, 升麻清熱解毒, 引經人陽明。 全方共奏清胃涼血消瘀之效。 後方中黃連、黃芩、連翹、玄參、知母清脾胃, 瀉熱毒;元明粉、大黃通腑, 瀉脾胃積熱;荊芥、防風疏散風邪;桔梗、陳皮理氣和胃祛濕;生地配合大黃涼血活血消滯。 諸藥合用, 具有瀉熱清脾、疏風散邪之效。 用於本證, 兩方均須酌加苦參、地膚子、蒼術等清熱燥濕止癢藥物。

3、血熱壅滯

主證:胞瞼厚硬, 瞼內顆粒累累, 疙瘩不平, 紅赤顯著, 眼瞼重墜難開, 眼內刺痛灼熱, 沙澀羞明, 生眵流淚, 黑睛赤膜下垂, 舌紅苔黃, 脈數。

證候分析:脾胃熱盛, 熱人血分, 循經上攻, 壅滯胞瞼, 則瞼內紅赤, 顆粒累累, 疙瘩不平, 且胞瞼厚硬而致重墜難開。 熱盛則灼熱刺痛羞明。 熱瘀血分, 侵犯黑睛, 故見赤膜下垂, 且澀痛、羞明、流淚等症加重。

治法:涼血散瘀。

方藥:歸芍紅花散。 方中當歸、赤芍、紅花、大黃涼血散瘀;連翹、梔子、黃芩、甘草清熱解毒, 防風、白芷疏風散邪。 全方共奏涼血散瘀之功。

二、外治

1、局部點黃連西瓜霜眼藥水或化鐵丹眼藥水、犀黃散等眼藥。

2、若顆粒累累者, 可用黃連制燈芯草或海螵蛸棒磨擦。

海螵蛸棒磨擦法:將海螵蛸磨製成棒狀,

用黃連水煮沸消毒, 取出待幹備用(若用燈芯草, 先剪成小段, 制法同上, 術時用小鑷子夾持操作)。 術眼先滴1%地卡因液作表面麻醉, 後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 術者以左手翻開上、下瞼, 充分暴露穹窿部。 右手持制海螵蛸棒, 以輕快手法上下左右來回多次磨擦瞼內面顆粒密集處約1分鐘, 至見點狀滲血為宜。 磨擦後, 用生理鹽水沖洗, 並塗抗生素眼膏。 相隔5天一次。 根據病情, 可多次重複進行。 操作時應注意消毒, 用力不可太重, 且不可損傷黑睛。 病變嚴重而且廣泛時, 可分期分段進行磨擦。

三、其他療法

1、滴用10%一30%磺胺醋醯鈉、0。 5%金黴素、0.1%利福平等眼藥水, 每日3—6次, 每晚臨睡塗0.5%金黴素眼膏1次。 堅持1—3月可收效。

2、眼珠乾燥者,

可滴人工淚液或生理鹽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