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九貼防6種病 三九貼能散寒調血

三九貼是一種穴位貼藥療法, 即在“三九”天裡每“九”的第一天, 將配製好的中藥碾磨成粉末, 製成膏藥, 分別貼在人體的不同穴位上, 經幾個小時取下, 達到夏病冬治與冬病冬防的效果。 是運用“內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 已有悠久的歷史。

三九貼能散寒調血

古人用 “拔、截、提、攻”來說明這種外貼藥的治病特色。 它不僅有消腫、拔毐、止痛、生肌等治療作用, 同時通過穴位外貼還能起到祛風散寒、調和氣血、消痰痞、壯筋骨、通經絡、祛風濕等全身治療作用。

《黃帝內經》認為“天人相應”, 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此時陽氣斂藏, 氣血不暢, 皮膚乾燥、毛孔閉塞, 此時利用藥物滲透皮膚, 貼敷穴位, 能起到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止咳的功效。 三九貼在疾病的調治過程中, 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選在“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 扶正祛邪, 調補陰陽, 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抗外邪, 預防疾病, 而且也會對夏天三伏貼的療效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

6種病適合三九貼

三九貼主要針對以下6種疾病:1、呼吸疾病:反復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等;2、頸肩腰腿痛: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關節炎等; 3、五官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4、消化疾病:胃痛、胃脹、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 5、婦產科疾病: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 6、小兒疾病:消化不良、厭食、哮喘、咳嗽、發燒、抵抗力低下等。

我們在選擇藥物時, 常用到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等, 研細, 調成糊狀, 做成直徑約1釐米的藥餅, 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 穴位可選擇天突、膻中、肺俞、膏肓、腎俞等。 病情不同選擇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貼敷藥膏也不一樣。 常用藥物的功效如下。 白介子:辛能入肺、溫能化痰, 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 延胡索:具有鎮痛、鎮靜、催眠作用。 甘遂:具有瀉水逐飲, 消腫散結。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不管是三九貼還是三伏貼,

每一九或一伏當天是最佳貼敷時間, 因此最好按時貼敷。 2013年的一九時間為:2013.12.22-2013.12.30; 二九時間:2013.12.31-2014.01.08;三九時間: 2014.01.09-2014.01.17。 一般貼敷時間小兒0.5 ~ 2小時, 成人為3~5小時, 根據病人個體差異也可適當調整延長, 如果貼敷部位出現癢、疼, 可以減少貼敷時間, 反之如貼後皮膚微癢舒適者可酌情延長貼藥時間。

三九貼使用注意

大家貼三九貼不用擔心副作用, 因為三九貼屬於純天然中藥的綠色貼劑, 不經過肝臟和消化道, 避免了口服藥對胃腸道和肝臟的影響, 在48小時內有持續穩定的效果。 三九貼又有“發泡療法”之說, 貼敷時藥物可用辛辣的薑汁調和而成, 所以在敷藥處出現熱、涼、麻、癢、蟻行感或輕中度疼痛屬於正常現象。

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

不影響療效;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 應立即取下藥膏, 禁止抓撓, 不宜擅自塗抹藥物, 一般可自行痊癒;如出現起泡, 小泡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大水泡可以用消毒的針或者注射器抽出來後塗紅黴素軟膏就可以了。 個別局部反應大者, 應終止敷貼治療, 及時到醫院就診。 敷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即時效果不甚明顯, 遠期療效較好, 需要堅持, 最好能堅持三年左右的時間。 敷貼期間, 忌煙、酒及生冷、油膩、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一定要到正規的中醫院或科室進行治療。 辨證取穴是重中之重, 取穴是否到位影響到治療效果的好壞。 穴位敷貼當天或治療當天,

不要洗澡。 因為, 接受完治療之後, 全身的毛孔是張開的, 此時洗澡, 寒涼邪氣易侵入人體, 容易化痰生瘀, 阻滯經絡而導致病痛發生。 注意保暖, 敷貼當天要避免冷風直接吹到敷貼部位。 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 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泡, 應保護創面, 避免抓破感染, 必要時去醫院處理或擦燙傷軟膏。 貼藥後第一餐喝熱白粥最適宜, 因為白粥易消化, 也最養陽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