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心理之心神感知論
2017-02-18
29
心神感知論是在“心主神明論”的基礎上,
闡述心神主導人對客觀世界感知活動的過程。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正因為神舍於心,
心神是人的感知活動的中樞,
所以“髒象之心”才成為反映所感知客觀事物的處所。
目、耳、鼻、舌、身五種感官所反映的視、聽、嗅、味、痛、觸、溫等,
都不是相對應的感官及臟腑的孤立活動,
而皆為將其所接收的客觀世界的相關刺激反映至心,
由心神作出的判斷。
所以中醫心理學強調了“目竅於肝而用於心”、“腎氣通耳,
心寄竅於耳”、“(鼻)蓋以竅言之肺也,
以用言之心也”、“心氣通於舌,
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心寂則痛微,
心躁則痛甚”等。
患者對針灸“得氣”的感知,
也與心神有著密切的關係,
即“其神易動,
其氣易往也”。
這些理論在臨床,
對五官感知失常病症的辨證論治,
及針刺鎮痛、針灸療效的提高,
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