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麻疹的病原學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性皮膚病, 主要發生在兒童, 以發熱、流涕、眼結合膜炎、咳嗽、口腔粘膜班及周身班丘疹為其臨床特徵。

[病原學]

麻疹病毒屬副粘膜病毒, 亦為DNA病毒, 與其它的副粘膜病毒不同之處為無特殊的神經氨酸酶。 麻疹病毒電鏡下呈球形, 直徑150-300nm, 衣殼外有囊膜, 囊膜有血凝素(HL), 有溶血作用。 此病毒低抗力不強, 對乾燥、日光、高溫均敏感, 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

麻疹病毒為單股核糖核酸型副粘液病毒, 病毒隨飛沫侵人呼吸道和眼結膜上皮,

細胞內小量繁殖, 引起局部炎症, 並由局部入血形成病毒血症, 引起廣泛病變, 表現為高熱、皮疹及周身不適。 全身皮膚和粘膜的毛細血管內皮亦被病毒所侵犯, 峽、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炎性滲出及小皰狀灶性壞死而形成麻疹粘膜斑(即科潑力克斑), 皮膚真皮和表皮層也有類似病變而出現皮疹。 少數病人可發生麻疹性肺炎。 麻疹患者由於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易繼發細菌感染。

[流行病學]

急性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 從潛伏期最後1-2天至出疹後5天內都具有傳染性。 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 並隨飛沫排出體外, 故呼吸道飛沫為主要傳播途徑。 四季均有可發病, 以冬春季最多6個月至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病後有持久免疫力,

, 再次發病者極少。 近年廣泛採用減毒麻疹疫苗作預防注射, 其發病率已顯著下降。

麻疹病毒隨飛沫進入被感染者的鼻咽和眼或直接被吸入氣管、支氣管, 在局部的上皮細胞內繁殖, 並經過淋巴管內的流動細胞到達局部淋巴結, 繼續繁殖並擴散到血流, 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進入血中淋巴細胞後被送到全身的淋巴組織、肝、脾器官, 在這些組織和器官廣泛增殖後再次進入血流, 導致第二次病毒血症, 引起廣泛病變, 全身皮膚和粘膜的毛細管內皮細胞亦被麻疹病毒所感染。

本病全年可見, 以冬末早春較多。 麻疹減毒疫苗的預防接種已控制了流行, 目前只是散發病例。 病人為主要的傳染源。 呼吸道吸入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抓好計畫免疫, 提高疫苗接種率是預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8月以上小兒, 凡未超過麻疹者均要行麻疹減毒疫苗接種, 皮下注射0.2~0.25ml, 一次接種保護率可達90%, 若初種後4~5年再接種一次, 保護率更高。 流行期間集體兒童機構要加強晨間檢查, 對患者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隔離期一般至出疹後5天, 接觸麻疹的易感兒應隔離觀察3周, 並可肌注丙種球蛋白0.2~0.3ml/kg防止發病和減輕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