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和先天有關係。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 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 它起源於殘餘的胚胎成血管細胞, 活躍的內皮樣胚芽向鄰近組織侵入, 形成內皮樣條索, 經管化後與遺留下的血管相連而形成血管瘤, 瘤內血管自成系統, 不與周圍血管相連。
常見症狀:尿暗黑色、血管畸形、血管痣、藍色橡皮大皰痣、鮮紅斑痣、草莓狀血管瘤呈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海綿狀血管瘤為單個或多數大而不規則的真皮內和皮下結節
1.鮮紅斑痣 鮮紅斑痣又稱毛細血管擴張痣或葡萄酒樣痣。
2.草莓狀血管瘤 草莓狀血管瘤又稱毛細血管瘤, 呈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 數目單個或數個, 大小不等, 通常1cm至數釐米, 偶亦見整個肢體受累者, 境界清楚, 好發於顏面、肩部、頭部和頸部。 出生時就存在, 但常在生後2~3個月內發生, 在3~6個月內逐漸增大, 此後逐漸退化。 70%~90%患者在5~7歲時可自行完全消退。 有些血管瘤, 可伴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即所謂的Kasadach-Merritt綜合征。
3.海綿狀血管瘤 為單個或多數大而不規則的真皮內和皮下結節。 表淺損害顏面鮮紅或深紅, 表面不規則;深在性損害, 顏色呈紫色, 表面光滑, 性質柔軟, 常可壓縮, 狀似海綿。 其上方可伴發草莓狀血管瘤。 好發於頭、頸部, 亦可見於其他部位。 小兒出生時即存在或生後數周發生,
根據臨床表現, 皮損特點, 組織病理特徵性即可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