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症, 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 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 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與出現偏癱、麻木、失語、口眼歪邪的腦基本功能的損害不同;常見於神經元變性病如阿爾茲海默病、皮克病等, 腦血管病如腦出血、腦梗死、慢性腦供血不足等, 一氧化碳中毒, 顱腦外傷等疾病。 起初症狀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 以後緩慢發展為思維, 定向障礙, 重者可發展成幻視幻聽等症狀。 本病除藥物治療外, 尚須注意如下方面:
勤用腦 要注意智力訓練, 勤於動腦,
多運動 體力和腦力勞動並重, 在多用腦的同時, 還要多運動, 並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兒。 運動還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 預防大腦退化。 實踐證明, 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有益於健康, 而且有利於大腦抑制功能的解除, 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水準。
調飲食 要注意營養均衡, 按時進食, 特別要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和多種維生素。 在膳食方面宜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兩戒”,
常動手 通過活動手指, 給腦細胞以刺激, 對健腦十分有益。 手指運動的方式很多, 最常見的有寫字、繪畫、編織、彈琴、玩兒健身球、玩兒玩具等。
有愛好 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聽音樂、散步、運動、遠足、下棋等, 可選擇其中某項或幾項作為調節大腦的方法。
多交友 要多交朋友, 尤其是年輕朋友, 因為年輕人頭腦比較敏銳, 思想較為開闊。 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 可改善氣氛, 啟迪智慧。 當然,
調心理 要注意保持樂觀情緒, 應節思慮, 去憂愁, 防驚恐。 要寧靜無懼, 恬淡虛無, 與世無爭, 知足常樂, 清心寡欲。 做到外不受物欲誘惑, 內不存情感干擾, 這樣氣血調和, 健康不衰。
治慢病 要積極治療全身性慢性疾病。 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是導致記憶障礙的主要危險因素, 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慢性疾病。 中醫古代文獻中並無“老年性癡呆”的病名。 然而中醫及古代文獻中早有心氣不足可出現認知障礙, 以及可造成健忘兼見各種神明失司症狀的記載。 如唐代《備急千金要方》載遠志湯:“主心氣虛, 驚悸喜忘”、“治心氣虛悸, 恍惚多忘或惡寐驚魘, 志少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