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是身體重要器官部位, 中醫養生看病講望、聞、問、切, 其中聞不僅指聞氣味, 還包括聽聲音。 故有, 聽聲音便知五臟健康, 呼、笑、歌、哭疾病遠離你。
《黃帝內經》提出, 呼、笑、歌、哭、呻為五聲, 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這五臟, 仔細傾聽五聲, 便能大概瞭解五臟的情況, 可以說五聲是臟器健康的視窗。
一、哭個沒完肺氣弱。 肺, 在志為憂, 在聲為哭。 和脾類似, 如果一個人哭聲洪亮, 說明肺氣強盛。 相反, 如果總是聲音很小地哭哭啼啼, 就可能是肺氣虛弱的表現,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 另外, 即使哭能宣洩情緒, 但還是不要經常哭,
二、總是哼唧腎不好。 腎, 在志為恐, 在聲為呻。 一個人如果總是哼哼唧唧, 可能是腎出了問題, 由於元氣藏於腎, 人的總體健康狀況也不會太好。 不過, 人在極度痛苦或快樂時呻吟, 是身體在調元氣的表現。 補腎要注意腰的保養, 久坐傷肉, 上班族要勤活動, 伸個懶腰, 搓搓腰背, 都助於養腎。 補腎的食物有羊肉、韭菜、龍眼、山藥等。 六字訣中,
三、發怒愛喊肝火旺。 肝, 在志為怒, 在聲為呼。 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 還大呼小叫, 可能是肝出了問題, 一般是肝火太盛, 可以適當吃些有助於清火的寒涼食物, 菊花茶、薺菜、絲瓜都有利於疏肝解毒。 平常習慣“長籲短歎”的人, 可能為肝氣鬱結, 柴胡、薄荷、蘇葉可以疏肝鬱、防氣結。 吐納養生法“六字訣”中提到, 常發“噓”字音, 對肝火旺、肝虛、眼疾都有保健作用。 馬上就要發怒的人多念幾遍噓字, 也有助於自己調節情緒, 保持內心的平和, 以免怒氣傷肝。
四、狂笑不止有心病。 心, 在志為喜, 在聲為笑。 心氣足的人就會愛笑, 笑聲聽上去也很爽朗, 適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氣。
五、唱歌沒底氣脾虛。 脾, 在志為思, 在聲為歌。 因此, 如果一個人歌聲洪亮, 脾就應該比較健康。 相反, 如果一個人脾胃有病,
中醫治療疾病離不開對五臟六腑的健康, 對此通過聲音老中醫判斷五臟六腑健康狀況, 當然通過上面的五個介紹相信大家也應可以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粗略的做出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