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如今心臟移植成常規療法

如今心臟移植成常規療法, 1967年12月2日午夜, 德內弗裡德曼站在南非開普敦的赫魯特斯庫爾醫院的一間手術室裡, 並沒有意識到人類醫學史上一項新紀錄正在誕生, 如今心臟移植成常規療法, 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

當時, 她正幫助心臟外科醫生克利斯蒂安巴納德操作心肺機器, 巴納德在為53歲的患者路易絲沃什坎斯基移植心臟。 這是人類以前從未嘗試過的手術。

2007年12月3日, 數十人聚集在赫魯特斯庫爾醫院, 他們和全世界10多萬人一樣, 因接受了心臟移植而活下來。 40年前的那一刻與他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讓他們有理由來紀念。

“一切都還像發生在昨天。 ”參加紀念聚會的弗裡德曼面對法新社記者回憶說, “連張照片都沒人想起來拍, 我們沒想到宣揚什麼, 只想著是為了病人康復。 ”

她說, 巴納德很早以前便在器官移植方面展開了研究和實驗, 一直等待出現心臟供體將理論付諸實踐。

1967年12月2日晚, 一名25歲的南非女子在車禍中身亡, 她的血型和沃什坎斯基匹配, 她悲痛的父親也最終同意捐獻女兒的心臟。 於是巴納德等30名醫護人員于2日午夜進入手術室, 次日早晨8點結束手術。

沃什坎斯基接受手術18天后因為雙肺感染死亡, 但事實上那次手術完成了心臟移植, 被移植心臟在受體內自主搏動並具有供血功能, 實現了醫學界里程碑式的進步。

如今在赫魯特斯庫爾醫院心臟移植科當主任的約翰布林克說, 在心臟移植手術的早期, 只有1/10的病人能存活兩年以上, 但自上世紀80年代新型抗排異藥物誕生後, 心臟移植手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如今已成為一種常規療法。

英國研究機構的統計資料顯示, 從1967年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至今, 全世界大概進行了17萬例心臟移植手術。 不但如此, 術後患者的生存週期也越來越長。 目前有記載的心臟移植患者存活最長的記錄為29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