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癌如何確診?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目前臨床上診斷肝癌的方法日趨增多, 現概括如下:

(一):化驗檢查

1:肝功能檢查:肝癌患者應作肝功能檢查, 多數正常, 伴有肝硬化時可出現肝功能損傷, 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轉氨酶高, 肝癌造成肝功能損害僅見于晚期病人。

2:腫瘤標誌物檢查

(1) 甲胎蛋白(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誌物, 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 目前常用酶標法、酶標電泳法、放射免疫法檢測。 一般認為:定性法陽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 持續8周, 而穀丙轉氨酶(SGPT)正常, 並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

原發性肝癌的診斷確立。 但臨床中亦常常遇到這樣的肝硬化患者, 他們已經連續數年AFP陽性, 卻沒有出現“肝癌”的症狀, 所以, 並不能說AFP陽性就一定是肝癌。 不過, 這樣的高危人群應特別注意, 說不定隨時都有惡化的可能。 同時也發現, 不少晚期肝癌患者AFP仍為陰性, 所以, 也不能說AFP陰性就不是肝癌。 目前, AFP僅作為診斷的參考。

(2)血清鐵蛋白(SF):是原發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學標誌物, 由於肝癌在生長過程中肝組織變性壞死, 貯存於肝臟中的鐵蛋白大量流入血循環中, 它取決於肝臟損害的形式, 損害的程度及Fe離子在肝臟的數量;文獻報導血清鐵蛋白診斷原發性肝癌陽性率50.8%~88% , 若甲胎蛋白與血清鐵蛋白聯合測定, 任何一項陽性作為診斷指標陽性率達92.1% ,尤其在甲胎蛋白低濃度及陰性時血清鐵蛋白測定頗有意義,

故血清鐵蛋白與甲胎蛋白綜合應用將進一步提高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率。

3:血清測定

(1)鹼性磷酸酶(AKP):肝癌患者血清鹼性磷酸酶多增高, 陽性率65%

(2)r一穀氨醯轉肽酶(r –GT):肝癌病人陽性率為84.2%~91.2% ,此酶的增高可能主要來自腫瘤本身。

(3)同工酶:同工酶的測定有乳酸脫氨酶(LDH)同工酶測定, 原發性肝癌時LDH5活力增高。

(二)超聲波檢查:超聲波檢查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手段, A超回聲圖上常見為叢波或遲鈍微小波, 還可探測肝臟形態、厚度、各徑長度。 但由於A超不能直接觀察到病灶的形態, 臨床中已被更先進的B超所淘汰;B超採用超聲斷層顯像, 聲像圖上表現為周圍有明顯反射光點、光團、光帶的癌瘤實性暗區。

超聲波診斷操作簡便、無創傷、分辨能力較高, 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和定位有一定價值。 且由於它價格低廉, 診斷快速, 使它成為目前檢查肝癌的首選方法, 缺點是小於一釐米的病灶難以分辨, 診斷準確率可達90%以上。

(三)CT檢查:CT檢查分辯率高, 能發現較小的腫瘤, 對肝癌的診斷有實用價值。 缺點是價格昂貴。

(四)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是檢查肝癌新的有價值的診斷方法, 定性與CT相妨——約95% , 同樣是價格昂貴。 目前一般先行B超檢查, 發現問題再用CT或核磁共振複查鑒定。

(五)肝穿活組織檢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檢, 陽性率76.1%~92.3% , 另外可抽腹水查找癌細胞, 轉移淋巴結活檢,

剖腹探查取活組織檢查。 這裡補充一點, 本書中的患者陳某, 當年手術探查時切片活檢也找不到癌細胞, 但臨床證實他當時已屬晚期肝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