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兩性養生>正文

糖尿病患者要生育 這些事情先知曉

結婚生子風險較常人大

糖尿病患者可以結婚生育。 雖然糖尿病可能影響子代, 但是很難肯定子代中哪些孩子會得病。 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 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險性就會相對增大。 避免糖尿病患者彼此結婚, 可減少子代患糖尿病的危險。 2型糖尿病女性特別是肥胖者, 可伴有多囊卵巢綜合征, 不易懷孕。 另一方面, 糖尿病婦女合併妊娠時, 孕婦和胎兒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增大。 所以, 糖尿病患者對婚姻、生育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 應做好充分準備。

選擇合適的懷孕時機

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滿意控制,

並且無嚴重的心、腦、腎、眼及其他嚴重併發症, 可以懷孕。 理想的血糖控制包括24小時血糖正常化, 血糖無異常波動, 糖化血紅蛋白在4.0%~6.0%之間。 糖尿病背景型視網膜病變妊娠時會加重, 所以懷孕前應該進行眼底檢查和適當治療, 多數糖尿病患者產後視網膜病變可以恢復到產前水準。 糖尿病腎臟病變在懷孕前要進行適當治療。 懷孕前尿蛋白應小於1克/日, 血漿蛋白、血壓均應達到正常。 血糖控制不良不僅對孕婦有害, 且可以導致胎兒畸形, 甚至導致胎兒在宮內死亡的悲劇。 妊娠可使增殖期視網膜病變加重, 嚴重時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和失明。 糖尿病腎臟病變嚴重, 尿蛋白l克/日以上, 肌酐清除率70毫升/分以下,
或合併嚴重高血壓的婦女妊娠, 容易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胎兒宮內窘迫, 孕婦容易合併子癇, 因此有上述情況時不宜妊娠。

妊娠最好“計畫”著來

計畫妊娠是針對孕齡糖尿病婦女, 合理安排生育時間、妊娠前後的檢查和治療, 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 確保母子平安度過孕期。

糖尿病婦女孕前應該做好充分準備, 全面體檢, 重點檢查血糖(24小時)、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蛋白、尿常規(酮體、糖、感染)、血壓、眼底、神經系統及心電圖。 孕前應掌握血糖監測、妊娠期的飲食調整和運動、胰島素注射、低血糖的識別和處理等糖尿病有關知識技能和妊娠相關知識。 糖尿病婦女和或其丈夫在決定懷孕前3個月, 應盡可能使血糖、血壓、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檢查併發症,

瞭解自己的病情並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胎兒。 正在用口服降糖藥的婦女應在內分泌醫生的指導下改用胰島素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