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病後期如何鍛煉, 人體臟腑之間, 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均保持著動態平衡。 內外界多種致病因素如果破壞了人體的平衡, 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 病及於腎, 則引起腎臟疾病的產生。
堅持運動可以增強機體抵禦外界不良因素侵襲的能力, 增強機體自身的生命力。 正如俗話所說, “生命在於運動”, “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 無病的人通過運動能夠增進健康, 有病的人通過運動能夠促進康復。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 只有積極地參加運動鍛煉, 才能有助於腎病的康復和治療。
從病理角度看, 無論何種腎病,
針對有些人擔心運動鍛煉會加重腎病患者症狀、體征和化驗指標的情況, 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 比如, 腎病患者的蛋白尿、血尿以及下肢浮腫等都有可能由於運動鍛煉而暫時加重。 尤其是運動性蛋白尿患者, 往往在運動後出現蛋白尿, 而在臥床休息時完全正常。
可是, 我們不可能想像一個人為了保持尿蛋白化驗結果陰性而一輩子臥床不起吧, 就像因噎廢食不可取一樣, 以絕對臥床來換取某些化驗結果的陰性同樣也是不可取的。
那麼, 採取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好呢?走路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 遠古時期, 人類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大森林, 告別了靈長類, 一直走到今天, 靠的是這雙腳;一個人從出生到老, 出演人生大舞臺, 靠的還是這雙腳。 全息論告訴我們:人體全身每一個部位在腳底都有相應的反射區。
中醫學認為連絡人體五臟的足六經脈都起源於腳底。 堅持走路鍛煉無異于進行持久的足底按摩, 這種方法能夠激發五臟六腑的內在活力, 使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得到加強, 從而增強人體體質。
關於慢性腎病患者的走路鍛煉強度, 要量力而行。 體質差的可緩行, 時間短些;體質強的可疾走, 時間長些。 或漫步於公園, 或疾行于林間, 或攀登於山坡……了無牽掛, 心曠神怡, 持之以恆, 定能獲益。
對於腎病的保養和預防, 也可以控制飲食結構, 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 加劇酸性體質。 飲食的酸堿平衡對於腎病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 少吃肉類, 多吃蔬菜。 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 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毒, 澄清尿液酸毒, 從而真正的保護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