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分型治療創傷後關節僵硬

郭會卿在臨床上分型治療創傷後關節僵硬, 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他將創傷後關節僵硬分為筋脈粘凝、新傷瘀血積聚、氣滯血瘀、氣血虧虛四型, 分別治療:用破血通經湯治療筋脈粘凝型;用化瘀舒筋湯治療新傷瘀血積聚型:用舒筋軟堅湯治療氣滯血瘀型;用松粘湯治療氣血虧虛型。

四個方劑的組成與用法分別為:

破血通經湯:三棱30克, 莪術30克, 劉寄奴30克, 威靈仙30克, 蘇木30克, 木瓜10克, 肉桂10克, 艾葉10克, 椒目10克, 山柰10克, 細辛10克, 土牛膝20克, 透骨草20克, 路路通20克, 陳醋500克。 取水5升, 煎至30分鐘, 先熏後洗, 再熱敷。

化瘀舒筋湯:乳香10克,

沒藥10克, 紅花10克, 桑枝10克, 川芎10克, 羌活10克, 蘇木10克, 桂枝10克, 艾葉10克, 威靈仙10克, 山柰10克, 椒目10克, 薑衣10克, 伸筋草15克, 路路通15克, 細辛6克。 取水5升, 煎至30分鐘, 先熏後洗, 再熱敷。

舒筋軟堅湯:黃芪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草烏10克, 羌活10克, 白芥子10克, 牡蠣10克, 薑黃10克, 川芎6克, 乾薑6克, 甘草6克, 威靈仙6克, 伸筋草15克。 頭煎加水400毫升, 煎30分鐘, 取汁150毫升, 二煎加水300毫升, 取汁150毫升, 兩煎混合, 每日1劑, 分早晚2次溫服。

松粘湯:黃芪10克, 川芎10克, 當歸10克, 桑枝10克, 地鱉蟲6克, 三棱9克, 木瓜12克, 防己12克。 頭煎加水400毫升, 煎30分鐘, 取汁150毫升, 二煎加水300毫升, 取汁150毫升, 兩煎混合, 每日1劑, 分早晚2次溫服。

中醫認為創傷後關節僵硬的病機是氣滯血瘀, 筋膜攣縮。 創傷後瘀血日久不去, 積而成塊, 致關節周圍組織變硬,

關節硬化, 活動障礙。 根據“結者散之”的原則, 結合臨床具體情況, 分型應用內服外敷分別治療。 中藥熏洗是治療本病的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通過對僵硬關節局部薰蒸外洗, 使玄府洞開, 藥力經毛竅而入, 直達病變部位, 具有改善局部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松解粘連, 強壯筋骨的作用, 使關節周圍軟組織攣者舒、萎者榮、僵者柔, 關節功能得以恢復。 故用破血通經湯破血逐瘀、溫中通絡、軟堅散結。 用化瘀舒筋湯舒筋活血, 溫經通絡, 軟堅散結。 瘀聚日久, 致全身氣機阻滯, 局部用藥難解全身之瘀阻, 可通過內服調理全身之氣機。 故用舒筋軟堅湯理氣活血, 軟堅散結, 伸筋活絡。 用松粘湯益氣破血, 散結伸筋。 內服外用,
只要選擇得當, 皆可使創傷後關節僵硬得以松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