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由大腦神經細胞的過度放電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神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組慢性腦部疾患。 正確的診斷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 然而其發作表現多種多樣, 所以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得出正確和頑症的診斷。
癲癇的診斷步驟:
第一是確定患者所述的發作是不是癲癇發作, 很多發作性的情況屬於非癲癇性發作, 應該把癲癇性發作和非癲癇性發作區分開。
第二是確定其發作屬於哪種類型, 不同發作類型治療方法和預後不同, 應該根據病史、發病年齡、腦電檢查的結果以及其它資料仔細分析確定發作的類型。
第三是確定引起發作的病因。 癲癇是神經系統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組綜合征, 病因不同, 預後差別很大, 只有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查清引起發作的原因應該詳細詢問病史, 全面神經系統檢查, 進行影像學檢查(CT、MRI), 以及血液和腦脊液的生物化學檢查等。
第四是病灶定位診斷。 難治性癲癇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術前需要進行詳細的癲癇灶定位診斷, 詳細的病史和查體, 記錄發作時的視頻腦電圖, 腦代謝及血流方面的檢查均是病灶定位的有效手段, 腦磁圖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任何先進的檢查手段, 均不能替代臨床病史的詢問和查體。 由於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的疾病,
應該著重詢問首次發作的年齡, 發作的時間是在白天還是在夜間, 女性是否與月經有關。 發作前有無特殊的感覺和先兆, 如噁心、頭暈、耳鳴、腹痛、幻視或幻聽、身體感覺異常等。 每次發作有無誘因, 如睡眠不足、過量飲酒、發熱、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