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判斷非癲癇性肌陣攣

肌陣攣是肌肉簡單、快速的不自主運動。 肌陣攣累及的範圍可為局灶性、全身性或多灶性, 對稱或不對稱, 反復節律性或孤立性出現, 自發或誘發出現。 肌陣攣僅為一種臨床症狀, 有生理性的, 也有病理性的。 對肌陣攣有多種分類方法, 不同類型的肌陣攣具有不同的病因、病理生理學機制及治療。

對肌陣攣症狀首先應確定其為癲癇性或非癲癇性肌陣攣。 除詳細瞭解病史, 全面的體格檢查及對臨床症狀的仔細觀察外, 電生理檢查對確定肌陣攣的性質非常重要。 最好進行EEG和表面肌電圖(EMG)的同步記錄。

以下非癲癇性肌陣攣在臨床也可見到:

1.肌張力不全性肌陣攣和其他不自主運動性疾病的片斷 在肌張力不全或舞蹈症的病人, 可有快速的肌陣攣抽動及緩慢的不自主運動。 錐體外系病變如Wilson氏病、神經元軸突變性、Hallervorden-Spatz病、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akinson氏病等均可有肌陣攣的症狀。 診斷主要基於全面的臨床評價。 有報導丙戊酸可改善Huntington's病的肌陣攣, 其機制可能涉及GABA系統。 肌張力不全的肌陣攣可通過局部注射肉毒堿治療。

2.原發性肌陣攣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病例為家族性或散發性。 10~20歲以內起病, 肌陣攣為唯一的神經系統異常。 肌陣攣可為全身性或局部性, 抽動幅度多變, 有些很輕微, 一般在休息時出現, 無反射性肌陣攣, 但可能對酒精敏感。

肌陣攣為良性經過, 不影響正常生活。 病人或其家族成員可伴有原發性震顫。

3.清醒時的局部肌陣攣 為少見的生理現象, 常發生在肌肉疲勞後。 處於某種姿勢且無支撐的肌群出現連續的肌陣攣性抽搐, 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 變換姿勢後可消失。 EEG正常。 有研究提示肌陣攣起源於脊髓。

4.節段性肌陣攣 由脊髓或腦幹的節段性病變引起, 如感染、變性、腫瘤或脫髓鞘病, 偶可繼發于腰麻後。 臨床表現為持續的節律性肌陣攣收縮, 頻率在0.5~3Hz不等, 累及一側或雙側下肢, 或波及鄰近的軀幹部位, 常自發出現, 睡眠中亦不消失, 但一般不影響睡眠。 另一種脊髓性肌陣攣為非節律性的軀幹肌陣攣抽動, 引起頸部、軀幹、膝、肘的對稱性屈曲,

可自發出現或因刺激誘發。

5.齶肌陣攣 又稱齶震顫, 分原發性和症狀性。 原發性齶肌陣攣表現為一側耳內反復的哢嗒聲, 也可歸於特發性的節段性肌陣攣。 症狀性齶肌陣攣常伴有小腦病變。

6.撲翼樣震顫 又稱負性肌陣攣, 為反復出現的局部肌張力的短暫喪失, 上肢更明顯, 如令病人雙上肢向前平舉, 則可見因局部失張力而致一側或雙側手臂頻頻下垂, 如粗大的震顫。 起源於皮層的負性肌陣攣為癲癇性, 多為一側性, 肌陣攣症狀與EEG的棘慢波有嚴格的鎖時關係, 常伴有其他類型的癲癇發作, 特別是與負性肌陣攣部位一致的部分運動性發作。 非癲癇性的撲翼樣震顫由皮層下損傷引起, 常為代謝性或中毒性腦病的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