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發病率高。 該病發病有明顯的性別傾向性, 男性與女性的發病率約為1:4-6。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病因與遺傳因素、關節韌帶鬆弛、胎位異常等有關。
由於誤診、或治療失敗等原因, 本病如未能在兒童期治癒, 至成年逐漸出現髖關節的疲勞、酸脹、隱痛, 當疾病進展時, 關節疼痛加重, 並出現跛行、靜息疼痛。
成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根據股骨頭頭脫位程度分為四度:Ⅰ度:股骨頭僅向外方移位, 位於髖臼同一水準;Ⅱ度:股骨頭向外、上方移位, 相當於髖臼外上方水準;Ⅲ度:脫出的股骨頭位於髂骨翼的部位;Ⅳ脫出的股骨頭上移達骶髂關節水準。
成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 傳統方法是採用截骨術或關節融合術, 這些方式術後關節功能差。 隨著科技的進步, 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應用于治療成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全髖關節置換術可去除患者的疼痛、改善跛行, 此外, 會減緩因脊柱的代償性側突引起的下腰痛。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者會發生肢體長度, 股骨髓腔形態和前傾角, 髖臼形態結構, 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的改變, 這些改變隨脫位程度增加而加大, 高度脫位患者的THA是一種難度極高的手術, 需要進行適當處理, 如髖臼重建, 臀中肌延長, 特殊假體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