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有關痿證的記載

有關痿證的記載, 首見於《內經》。 《內經》奠定了痿病的理論基礎, 其中《素問·痿論》則是討論痿症的專篇, 該篇論述到“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陽明者, 五臟六腑之海, 主潤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沖脈者, 經脈之海也, 主滲灌溪谷, 與陽明合于宗筋, 陰陽總宗筋之會, ……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 故陽明虛則宗筋縱, 帶脈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 ”指出痿證發生亦與奇經之沖、督、帶脈有關。 《靈樞·大惑論》指出:“……邪中其精, 其精所中不相比也, 則精散, 精散則視歧, 視歧則見兩物。 ”這裡的視歧即為重症肌無力中眼肌型中主要症狀之一“複視”的最早記載。

《難經》擴展了《內經》關於本病的內容。 書中論述了痿證的臨床表現、傳變規律和預後。 如《難經·十四難》日:“一損損於皮毛……, 二損損於血脈, 血脈虛少, 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也……, 三損損於肌肉, 肌肉消瘦, ……四損損於筋, 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於骨, 骨痿不能起於床。 ”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睢目候》雲:“目是臟腑之精華, 肝氣之外侯, 然則五臟六腑之血氣皆上榮於目也, 若血氣虛則膚腠開而受風, 風客於瞼膚之間, 所以其皮緩縱垂複於目, 則不能開, 世呼為睢目, 亦名侵風”, 這也是重症肌無力中眼瞼下垂的描述。 巢氏明確從外感內傷兩方面分析病因, 《諸病源候論·風身體手足不隨候》即論述其主因是外受風邪, 內由脾胃虧虛,

並運用臟腑經絡理論, 對其病理作了闡發。

明代對痿證病因學的討論比較深入, 王肯堂《證治準繩》中認為“謂一物而目視為二, 即《內經》所謂視歧也, 乃精華衰亂, ……病在腎膽, ……而陽光失其主倚, 故視一為二”。 指出了複視的病因病機是腎膽元精虧虛不能上承於目, 以滋神光, 陽光失其主倚, 精氣散亂, 約束無權所致。 《景嶽全書·雜證論·痿證》指出, 痿證“元氣敗傷, 則精虛不能灌溉, 血虛不能營養者, 亦不少矣。 若概從火論, 則恐真陽虧敗, 及土衰水涸者, 有不能堪, 故當酌寒熱之淺深, 審虛實之緩急, 以施治療, 庶得治痿之全。 ”治療中以“鹿角膠、鹿角霜為主, 這種觀點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徐彥純和劉純所著《玉機微義》中指出在用藥治療痿證的同時,

應注重痿證的飲食調治和生活調理, 這對今天痿證的輔助治療和護理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清代醫家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有著很大的飛躍, 突破單從五臟論治痿證的途徑。 《清代名醫醫話精華·徐玉台》有“筋痿、骨痿, 皆屬奇經絡病”之語。 林佩琴所著《類證治裁》中集各家論痿之說, 闡述了痿的虛者, 主要論述了腎虛致痿和奇經八脈虛致痿, 認為腎虛當分陽虛和陰虛;奇經八脈虛主要是腎督陽虛、太陽督脈虛和蹺維不用。 前者需治腎陽虛, 太陽督脈虛用香茸丸理腰脊, 後者用橘絡、木瓜等藥溫行流暢奇絡。 張錫純為最初宣導中西醫匯通的醫家, 強調胸中大氣虛在痿病發病中的作用, “蓋大氣旺, 則全體充盛,

氣化流通, 風寒痰涎, 皆不能為恙。 大氣虛, 則腠理不固, 而風寒易受, 脈管湮淤, 而痰涎易鬱矣。 ”創立論痿大氣說。 另外他還指出馬錢子“開通經絡, 透達關節之力, 遠勝它藥。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