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乾眼症護理的幾個要點

現在的上班族, 絕大部分都是待在空調房內, 上班時長時間面對著電腦工作, 下班時面對著手機玩遊戲, 久而久之眼睛容易出現乾澀、怕光、流淚、有異物感等情況。 這其實是一個警鐘, 因為這些都告訴你你可能患了乾眼症

乾眼症是常見眼科疾病, 不少患者眼部乾澀症狀輕微, 無需藥物治療;但有相當數量的患者眼幹症狀持續, 淚液檢查異常, 需要治療。 除了治療, 患者在平日還需要注意以下九點。

1、多眨眼

眨眼是一種保護性神經反射動作, 淚液層可以使淚水均勻地塗在角膜和結膜表面, 以保持潤濕而不乾燥。

因此操作電腦、駕車、讀書等長時間用眼時, 提醒自己不要太過專注, 花些時間眨眼睛。 一般大多數人五秒鐘眨一次眼, 每分鐘眨眼約20次。

2、長時間使用電腦者注意

長期應用電腦工作的人群, 特別是年輕人應該注意及時治療乾眼症症狀, 減少使用電腦時間, 避免連續長時間使用電腦。 工作時儘量跟電腦螢幕保持在60釐米上以距離, 這樣的一個角度可以使頸部肌肉放鬆, 並且使眼球表面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到最低。

3、注意用眼衛生

要注意用眼衛生, 勤洗手, 不要用手揉搓眼睛, 用眼一小時左右休息一會兒, 閉目養神, 眺望遠處。 對眼瞼上有油性分泌物、碎屑、脫落物的患者來說, 要注意保持眼瞼衛生。

4、儘量少使用空調

空調除了調節溫度之外, 還會抽濕, 減少了空氣裡水分的含量。 在這種乾燥的環境中, 淚膜蒸發率增加, 容易使眼睛發幹、發澀。 氣候乾燥的冬季, 為乾眼症的高發季節。 天氣炎熱, 使用空調要注意定時開窗通風, 或者在房間裡放置一台空氣加濕器。 保持房間濕度在30%--50%之間。 避免眼睛直接接觸吹風機, 熱烘機, 電風扇

5、按需點人工淚液

點人工淚液要注意不要過頻, 一天最好不超過6次。 因為如果一天超過6次以上, 就會把正常的淚膜沖走, 從而加重症狀。

6、注意飲食

長期從事電腦操作者, 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增加維生素A、B1、C、E的攝入。 為預防角膜乾燥、眼乾澀、視力下降、甚至出現夜盲等, 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如豆製品、魚、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空心菜、番茄及新鮮水果等。 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 而咖啡因可消耗身體的水分, 所以最好少引用寫咖啡、可樂或茶;為了保持體內有充足的水分, 我們要多飲水(如果可能的話一天至少要喝六杯水)。

7、戴框架眼鏡

隱型眼鏡的確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人的外貌, 但它帶來的痛苦也不算少, 乾眼症就是其中之一。 長時間配戴隱型眼睛會使淚液分泌減少, 因此戴隱型眼鏡的人總會感覺眼睛乾幹的。 而且最好在多風的日子戴眼鏡, 游泳時也戴上護目鏡, 外出時戴上太陽鏡。

8、檢查你正在使用的藥物

一些藥物, 能使您的眼睛感覺越來越乾燥, 如抗組胺藥、鼻減充血劑、鎮靜劑和抗抑鬱藥, 您需讓醫生瞭解自己正服用的藥物,

因為其中一些藥物會加重乾眼症狀。 使用眼用凝膠。 眼膏在眼內的儲留時間較長, 但眼膏油膩, 病人感覺不“衛生”, 存在顯著的視力模糊, 接受性差。 眼用凝膠是目前較為理想的一種製劑, 眼用凝膠在眼內的儲留時間較長, 既衛生, 且滴用時有清涼的感覺, 使用方便, 接受性好。

9、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

做眼瞼清潔、熱敷。 用毛巾沾高於體溫但別太燙的水, 閉眼敷於眼睛上, 每次10分鐘左右, 早上最好能做一次, 因為夜間瞼板腺分泌最旺盛, 瀦留的分泌物最多, 熱敷可以幫助瀦留的分泌物排出, 如果有時間一天可以多做幾次, 效果很好。

為什麼會得乾眼症?

1、水液層淚液分泌不足

這是最常見的幹眼原因。

先天性無淚腺, 年紀老化淚腺功能降低, 或是一些自體免疫疾病造成淚腺發炎、外傷、感染、自律神經失調, 長期點某些眼藥水(如某些治療青光眼之藥物)或是服用某些藥物(如部分降壓藥、精神安定劑、撲爾敏、抗生素、抗組胺藥、利尿劑、心得安以及某些避孕藥能減少淚液的產生)都會造成淚液分泌不足。 長期戴隱形眼鏡, 由於減少角膜之敏感度, 有時也會影響淚液之分泌。

2、脂質層異常

由於眼瞼疾病造成瞼板腺功能障礙、眼瞼炎、瞼緣炎等, 眼瞼的缺損或異常引起蒸發增加等, 眨眼次數減少(如長時間專心開車、一直盯著看電視、電腦而減少眨眼次數)、長時間在空調房間工作或戶外強風燥熱之工作環境;瞼裂大, 暴露多, 也可歸為這一類幹眼。

3、粘蛋白層分泌不足

缺乏維他命A、慢性結膜炎、類天皰瘡、化學性灼傷等等。

4、淚液動力學異常

如瞬目異常、淚液排出延緩、結膜鬆弛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導致動力學異常等。

3、粘蛋白層分泌不足

缺乏維他命A、慢性結膜炎、類天皰瘡、化學性灼傷等等。

4、淚液動力學異常

如瞬目異常、淚液排出延緩、結膜鬆弛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導致動力學異常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