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 是我們經常從新聞報導中聽到的名詞。 由於煤氣是每家都有的, 或是發生了煤氣洩露, 而通風條件差, 就很可能導致煤氣中毒。 當中毒產生時, 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 使其喪失運輸氧氣的能力, 從而造成窒息。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主要為缺氧, 其嚴重程度與HbCO的飽和度呈比例關係。 輕者有頭痛、無力、眩暈、勞動時呼吸困難, HbCO飽和度達10%~20%。 症狀加重, 患者口唇呈櫻桃紅色, 可有噁心、嘔吐、意識模糊、虛脫或昏迷, HbCO飽和度達30%~40%。 重者呈深昏迷, 伴有高熱、四肢肌張力增強和陣發性或強直性痙攣,

HbCO飽和度>50%。

患者多有腦水腫、肺水腫、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 可造成死亡。 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膚可出現水皰和紅腫, 主要是由於自主神經營養障礙所致。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蘇醒後, 經2~30天的假愈期, 會再度昏迷, 並出現癡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顫麻痹綜合征、感覺運動障礙或周圍神經病等精神神經後發症, 又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 長期接觸低濃度CO, 可有頭痛、眩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

1.輕型

中毒時間短, 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為10%--20%。 表現為中毒的早期症狀, 頭痛眩暈、心悸、噁心、嘔吐、四肢無力, 甚至出現短暫的昏厥, 一般神志尚清醒, 吸入新鮮空氣, 脫離中毒環境後, 症狀迅速消失, 一般不留後遺症。

2.中型

中毒時間稍長, 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占30%~40%, 在輕型症狀的基礎上, 可出現虛脫或昏迷。 皮膚和黏膜呈現煤氣中毒特有的櫻桃紅色。 如搶救及時, 可迅速清醒, 數天內完全恢復, 一般無後遺症狀。

3.重型

發現時間過晚, 吸入煤氣過多, 或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 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常在50%以上, 病人呈現深度昏迷, 各種反射消失, 大小便失禁, 四肢厥冷, 血壓下降, 呼吸急促, 會很快死亡。 一般昏迷時間越長, 預後越嚴重, 常留有癡呆、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肢體癱瘓等後遺症。

診斷

臨床可根據CO接觸史、突然昏迷、皮膚黏膜櫻桃紅色等作出診斷。

1.有產生煤氣的條件及接觸史。 職業性中毒常為集體性, 生活性中毒常為冬季生火取暖而室內通風不良所致,

同室人也有中毒表現, 使用熱水器也是煤氣中毒的重要原因。

2.輕度中毒者有頭暈, 頭痛, 乏力, 心悸, 噁心, 嘔吐及視力模糊。

3.病情嚴重者皮膚呈櫻桃紅色, 呼吸及脈搏加快, 四肢張力增強, 意識障礙, 處於深昏迷甚至呈屍厥狀態。 最終因肺衰。 心衰而死亡。

4.嚴重患者搶救蘇醒後, 經2~60天的假愈期, 可出現遲發性腦病症狀, 表現為癡呆木僵。 震顫麻痹、偏癱。 癲癇發作、感覺運動障礙等。

5.血中碳氧血紅蛋白(HBCO)呈陽性反應。 輕度中毒血液HBCO濃度為10%~30%, 中度中毒血液HBCO濃度為30%~40%, 重度中毒血液COHB濃度可高達50%。

家庭急救

1.首先要打開門窗將病人從房中搬出, 搬到空氣新鮮、流通而溫暖的地方, 同時關閉煤氣灶開關,

將煤爐抬到室外。

2.檢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暢通, 發現鼻、口中有嘔吐物、分泌物應立即清除, 使病人自主呼吸。 對呼吸淺表者或呼吸停止者, 要立即進行口對口呼吸, 方法是:

讓病人仰臥, 解開衣領和緊身衣服, 術者一手緊捏病人的鼻孔, 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頜使其頭部充分後仰, 並用這只手翻開病人嘴唇, 術者吸足一口氣, 對準病人嘴部大口吹氣, 吹氣停止後, 立即放鬆捏鼻的手, 讓氣體從病人的肺部排出。 如此反復進行。 頻率成人每分鐘14至16次, 兒童18至24次, 幼兒30。 直到病人出現自主呼吸或明顯的死亡徵象為止。

3.給病人蓋上大衣或毛毯、棉被, 防止受寒發生感冒、肺炎。 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軀體, 在腳和下肢放置熱水袋, 促進吸入毒物的消除。

4.對昏迷不醒者, 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溝上1/3與下2/3交界處)、十宣(兩手十指尖端, 距指甲約0.1寸處)等穴位;對意識清楚的病人, 可給飲服濃茶水或熱咖啡。

一般輕症中毒病人, 經過上述處理, 都能逐漸使症狀消失。 對於中毒程度重的病人, 在經過上述處理後, 應儘快送往醫院, 並應注意在運送病人途中不可中斷搶救措施。

結語:煤氣中毒是一種較見常見的中毒方式, 往往發生在洗澡時, 通風條件差, 或是有自殺行為的人, 故意將門窗緊閉。 中毒發生後, 只要有一人處於清醒狀態, 就應及時進行急救。 本文介紹了煤氣中毒時, 家庭急救的相關常識, 希望大家能記在心裡, 最好不會用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