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一定要多動, 多活動活動才會越來越健康, 就拿脖子來說, 多轉動轉動脖子能夠改善頭部的血液迴圈, 還能夠預防和治療頭痛的哦。 除了脖子, 還有很多部位都需要我們多動動的哦。 下面具體瞭解下吧。
我們身體的關節旋轉自由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利用這種自由度來帶動身體各部分的舒展, 一般都能夠取得很好的養生效果哦。
轉目
經常轉轉眼睛, 可以加速眼睛局部血液迴圈, 防止眼睛疲勞和視力衰退。
眼睛轉動時速度要均勻, 上下、左右, 順、逆時針方向各4—8次。
旋轉手指
中醫認為,
旋轉時, 兩手手指分別對接呈空心球狀, 然後相對應的兩根手指開始逐一互相繞著旋轉, 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旋轉20次。 旋轉時兩手要保持圓球形狀, 除了正在旋轉的手指外, 其他手指不能分離;正旋轉的手指不能相互碰撞, 也不要碰相鄰手指。
胳膊畫圈
胳膊經常掄一掄, 能夠緩解肩頸部肌肉緊張, 防治肩關節疼痛、肌肉萎縮。
做這項運動時, 兩腿直立與肩同寬, 左臂由前向後畫一個大圈, 同時右臂由後向前畫一個大圈, 各做3次後, 再反方向做一組, 同時保持上半身放鬆。
頸部旋轉
經常轉動頸部, 能改善頭頸部血液迴圈, 平衡兩側肌張力,增強肌肉力量,
活動時, 兩手叉腰, 兩腿開立與肩同寬, 然後將頭按照順、逆時針的方向各慢慢旋轉2—3大圈, 每轉到一個方位時可以略停10秒後再轉向下一個位置, 運動幅度以感覺頸部舒適為准, 最好早晚2—3次。
叉腰旋轉
轉腰的動作非常容易做, 常轉能使腰部關節靈活, 增強腰腹肌肉力量, 對於久坐引起的腰肌勞損、腰骶部酸痛等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活動時, 兩腿分開稍寬於肩, 兩手叉腰, 先水準地畫一個大圓圈;再反方向做一次, 最好每次轉10—20圈, 早晚各1次。 畫圈時要注意膝蓋不要彎曲, 腳跟不要離地, 儘量伸展下肢。
旋轉搖膝
上體前弓, 雙手扶住膝蓋(目視前下方), 兩腿半蹲, 兩足併攏,
旋轉幅度要大, 儘量讓雙腿由彎曲到伸直, 再由伸直到彎曲。 此法能增強腿部力量, 提高膝關節軟組織活動能力, 還能防治局部軟組織炎症。
中醫部位養生之六大身體部位
一、背部的保健特區
中醫養生專家指出, 後背正中的脊柱是人體督脈的所經之地, 脊柱兩旁的太陽膀胱經絡與五臟六腑聯繫甚為密切, 經常予以激發疏通, 有益於氣息運動, 血脈流通, 滋養全身器官。 現代醫學發現, 人體背部皮下還蘊藏著大量免疫細胞, 如患了感冒或中暑後, “擦背”和“刮痧”等就是啟動背部免疫細胞的好辦法。
二、腋窩的保健特區
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 它的健身奧秘之處,
三、腳部的保健特區
人的腳底穴位很多, 約有70多個, 6條經絡起止於腳上。 科學家還認為, 人的腳底有成千上萬個神經未梢, 與大腦和心臟密切聯繫, 與人體各部臟器均有相關, 所以將腳稱作人的“第二心臟”, 可見腳的保健的重要。 經常彎彎腳趾、經常散步、踩鵝卵石、熱水泡腳等, 都有促進腳部血液流暢, 把遠端血推向心臟和全身, 調節陰陽平衡, 防治疾病, 健身益壽的功效。 除了經常運動, 保持腳部血液暢通、關節靈活外,
四、前胸的保健特區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 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體整個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之一, 胸腺分泌出來的免疫活性肽物質, 能監視體內變異細胞, 並毫不留情地將其消滅, 故有強大的抗癌作用。 同時, 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 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 只要每天堅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自頸部下至心窩部)100~200次, 就能刺激胸腺, 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五、脊柱的保健特區
最新醫學研究表明, 人老首先是脊柱先老。 脊柱是人體兩條直行的經脈中督脈的行經之地, 經常按摩脊柱, 可促進經絡的疏通, 滋養全身器官而健身。 日本一家雜誌報導,鍛煉脊柱可防治100多種疾病。脊柱是人體的中心軸,如能常做太極旋轉,會產生很強的生物電能,給臟腑和全身輸送,補充能量,而且使人對病毒的侵襲有很強的免疫力,即使對腦血管意外、老年癡呆症、中風癱瘓、神經官能症、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
六、臍部的保健特區
肚臍又名氣舍,是真氣的貯存之處,被養生學家視為保健“要塞”。
肚臍為神闕穴,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作用。中醫常用藥物敷貼或針灸、熱熨肚臍治病,如用珍珠粉、丹參粉調敷該穴,能治失眠;用砂仁、枳實敷之,可治消化不良;用檀香、細辛粉調酒敷之,可緩解心絞痛。
經常按摩肚臍,尚有預防和治療中風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結語:看到這裡,你還坐著不動嗎,趕快起來多動動吧,這樣有利於你的身體健康哦。除此之外,身體還有六大特區,需要我們多保養的哦,養好這些部位,你的身體也有更加的好哦。希望大家平時多運動。
日本一家雜誌報導,鍛煉脊柱可防治100多種疾病。脊柱是人體的中心軸,如能常做太極旋轉,會產生很強的生物電能,給臟腑和全身輸送,補充能量,而且使人對病毒的侵襲有很強的免疫力,即使對腦血管意外、老年癡呆症、中風癱瘓、神經官能症、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六、臍部的保健特區
肚臍又名氣舍,是真氣的貯存之處,被養生學家視為保健“要塞”。
肚臍為神闕穴,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作用。中醫常用藥物敷貼或針灸、熱熨肚臍治病,如用珍珠粉、丹參粉調敷該穴,能治失眠;用砂仁、枳實敷之,可治消化不良;用檀香、細辛粉調酒敷之,可緩解心絞痛。
經常按摩肚臍,尚有預防和治療中風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結語:看到這裡,你還坐著不動嗎,趕快起來多動動吧,這樣有利於你的身體健康哦。除此之外,身體還有六大特區,需要我們多保養的哦,養好這些部位,你的身體也有更加的好哦。希望大家平時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