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木繁殖
1、砧木:採用栽培柿或野生豆柿為砧木, 以種子播種育成砧木, 播種時期為12至1月。
2、苗木育成:利用嫁接方式繁殖苗木, 在冬季砧木與接穗開始活動前進行切接。
二、定植
柿的定植適期是在冬季休眠期, 時間約在12月至2月間。 種植行株距為7米×7米至12米×12米, 每公頃種植70至200株, 定植時植穴混合腐熟的有機質, 株間可撒播果園草。
三、土壤管理
1、土壤取樣及分析:每年進行土壤取樣與分析, 取樣方法為每園區逢機採取表土與底土(0--20釐米及20--40釐米)各10至12點, 混合為均勻樣品進行土壤分析工作, 依據分析結果進行土壤改良及施肥。
2、土壤改良:柿樹在酸性土壤中易發生根腐病, 當土壤PH值過低時應施用石灰質材加以改良, 施用的石灰質材可採用苦土石灰混合石灰石粉, 每年施用量每公頃不超過2000公斤, 於采果後或休眠期分次施用, 以免因酸鹼度變化過劇而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
3、有機質施用:土壤缺乏有機質時柿樹易發生根腐病, 為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以有利根系生育, 施用腐熟的高碳氮比有機質, 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狀況及減少根腐病發生的機會。
4、草生栽培:柿樹耐旱力小, 為使柿樹生長良好, 除深耕、有機質施用外, 應進行果園草生栽培, 草生後定期刈割後將乾草敷蓋在樹冠下, 以防止土壤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四、落果防治
柿樹易落果現象, 其除生理落果外尚有後期落果, 防治方法包括(1)提供授粉源:牛心柿與石柿以雌花為多, 嫁接授粉枝條可防治落果, 同時牛心柿授粉後果實較長圓且大, 但其缺點是授粉後果實具有種子, 影響柿餅的製作。 (2)環狀剝皮:開花期前後進行主幹或主枝環狀剝皮, 可顯著改善落果現象, 是目前宵民常用的方法, 但其實施後根部生長停頓, 樹勢衰弱, 對果實著色及品質差, 應避免使用。 (3)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強剪抑制機關報梢徒長, 控制氮肥施用及水分調整, 疏蕾及疏花防止開花過多等措施, 均對落果的防止有所助益。
在冬季, 柿子樹園的管理工作有三個重點,
增肥改土
柿子樹屬深根性樹種, 應擴穴改土增施肥料才能樹勢旺壯。 投產柿樹在冬季要擴穴改土, 穴長1-1.5米、寬0.4米、深0.4-0.5米。 回填表土時, 株施土雜肥100-150公斤或豬牛糞幹50公斤或蘑菇土100-150公斤或1-1.5公斤鈣鎂磷肥等,與表土混勻後填入下層,穴面用園內表土填平, 也可深翻改土即有機肥撒施在樹冠滴水線處, 然後在鬚根際處深翻20釐米。
修剪枝條
樹冠高大或枝條交叉陰蔽的成年投產樹, 要在冬季落葉後進行適度回縮修剪, 採用短剪為主, 疏縮結合辦法, 剪去密生枝、交叉枝、徒長枝和病枯枝, 促使枝條分佈合理, 剪成合理樹勢。
冬季清園
冬季修剪應徹底清除病果、病蒂、枯枝及落葉, 清除越冬病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