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三種地黃採制各異

三種地黃採制各異地黃入藥有鮮地黃、幹地黃、熟地黃三種, 雖屬一物, 然因採制不同, 功效亦有差異。 鮮者即採挖後洗淨直接應用;幹者即將鮮者曬乾或烘乾, 使其內部乾燥而顏色變黑, 全體柔軟, 以肥大、體重、斷面烏黑油潤者為佳;熟者即將幹者拌黃酒反復蒸曬, 直至內外黑潤為度, 以質柔軟、內外漆黑、斷面滋潤、黏性大、味甜者為佳。 藥理證實鮮地黃有消炎作用, 有治療化膿性中耳炎的報導;幹地黃有強心、降血糖、消腫抗炎、止血、保肝、抑菌、抗腫瘤及皮質激素樣免疫抑制作用;熟地黃能補血, 改善免疫功能,

對炎性肉芽囊腫有明顯抗滲出、抗增生作用。

鮮地黃:又名鮮生地, 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鮮品。 其味甘苦, 性寒。 能清熱涼血, 生津止渴。 主治溫病傷陰、大熱煩渴、神昏、斑疹、吐血、咳血、衄血、消渴、虛勞骨蒸、便秘、崩漏等。

幹地黃:又名生地、地髓, 為地黃的根莖幹品。 其味甘苦, 性涼。 能清熱涼血, 養陰生津。 主治熱病傷陰、津少口渴、消渴、便秘、心煩失眠、虛勞咳嗽、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

熟地黃:又名九地、熟地, 為地黃的根莖幹品加工而成。 其味甘, 性微溫。 能養血滋陰, 補精益髓。 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多夢、潮熱盜汗、遺精、消渴、腰酸腿軟、視物昏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月經不調、崩漏下血。

三者藥性比較:鮮、幹地黃均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作用,

只是鮮品用量需加倍, 凡脾胃虛寒者忌服;熟地黃經炮製後以養血滋陰為主, 凡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