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薏苡仁的炮製方法

薏苡仁又名苡米。 載《神農本草經》。 系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ma-yuen(Roman.)Stapf的乾燥成熟種仁。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 曬乾, 打下果實, 再曬乾, 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及雜質, 收集種仁。

炮製方法】1.薏苡仁《梅師集驗方》:“杵碎。 ”《食醫心鏡》:“搗為散。 ”《炮灸大法》:“滾湯泡三次去油蒸氣, 日干用。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篩去灰屑。

2.炒薏苡仁《太平聖惠方》:“微炒黃色。 ”現行, 取淨薏苡仁置鍋內, 用中火炒至表面黃色, 略鼓起, 有香氣逸出時, 取出放涼。

3.麩炒薏苡仁:先將鍋加熱, 撒入麥麩即刻煙起, 再投入薏苡仁迅速拌炒至黃色, 微鼓起, 取出, 篩去麥麩,

晾涼。 薏苡仁每100kg, 用麥麩10kg。

4.米炒薏苡仁《雷公炮炙論》:“夫用一兩, 以糯米二兩同熬, 令糯米熟, 去糯米, 取使, 若更以鹽湯煮過, 別是一般修制亦得。 ”

【飲片性狀】薏苡仁呈寬卵形或橢圓形, 一端鈍圓, 另一端較寬而微凹, 背面圓凸, 腹面有一條明顯的縱溝。 表面乳白色或黃白色, 光滑, 偶有殘存的淡棕色種皮。 質堅硬, 斷面白色, 粉性。 味微甜。 炒薏苡仁微鼓起, 表面淡黃色, 略有焦斑和突起。 麩炒薏苡仁微鼓起, 表面黃色, 略有香氣。

【炮製作用】薏苡仁性味甘、淡, 涼。 歸脾、胃、肺經。 具有健脾滲濕, 除痹止瀉, 清熱排膿的功能。 生品偏寒涼, 長於利水滲濕, 清熱排膿, 除痹止痛。 可用於小便不利, 水腫, 腳氣, 肺癰, 腸癰, 風濕痹痛, 筋脈攣急及濕溫病在氣分。 如治腳氣水腫的薏苡杜仲湯(《中藥臨床應用》);冶肺癰咳吐膿痰的葦莖湯(《備急千金要方》);治腸癰初起的薏苡湯(《證治準繩》);治風濕痹痛的薏苡仁散(《普濟本事方》);治療濕溫病在氣分,

濕邪偏盛的三仁湯(《溫病條辨》)。 薏苡仁炒或麩炒後寒涼之性偏于平和, 長於健脾止瀉, 可用於脾虛泄瀉, 納少腹脹。 如參苓白術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炮製研究】南北朝劉宋時代《雷公炮炙論》有糯米炒和鹽湯煮。 宋代《太平聖惠方》有微炒黃。 炒法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醫學入門》有鹽炒。 清代《本草述》增加了土炒, 《本經逢原》有薑汁拌炒, 《本草綱目拾遺》有拌水蒸透。 麩炒法是近代之法, 但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法定方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