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升降浮沉”話中藥

沿著歷史的長河, 追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體會中醫藥的燦爛文化, 一部浩繁的醫藥史, 使人諸多感歎。

《內經》雲“人與天地相參, 與日月相應”。 天地日月者, 大自然也。 大自然乃神奇的造物主, 賦予人類優厚的物質資源, 又為人類提供了療疾養傷之良藥, 從神農嘗百草到李時珍著《本草綱目》, 每一味中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自然的神功造就了藥物的特殊功能, 藥物的升降浮沉就是大自然的傑作。 其雲:根——升、子——降、介——破、石——沉、枝——走四肢、葉——達皮毛、內實者——攻裡、中空者——發表、枯燥者——行氣、潤澤者——入血, 真乃相參相應也。

植物之根為生長之本, 其根入藥皆有升舉上行之功, 而有升清益氣的作用, 如葛根、柴胡、升麻等。 子者植物之果實, 歷經四季孕育成熟後多回落大地, 其為藥用多有降氣、降逆下行之效, 如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車前子等。 介殼類藥物則多有突破, 軟堅化結之功, 如牡蠣、穿山甲等。 礦石類藥物取其重而有降逆沉降之功, 如磁石、代赭石之類。 植物枝條入藥多走四肢而治療四肢疾患, 如桂枝、桑枝等。 葉入藥其質輕多走人體皮毛而治療外感表證、皮膚之疾, 如桑葉、荷葉、大青葉等。 中藥形態內實者多用於治療內實證, 如扁豆、芡實、薏苡仁等。 中藥外實裡虛中空者多有發表的作用, 以治外感表證, 如蘆根、薄荷等。 藥觀之枯燥者多有行氣理氣作用,

如木香、生黃芪、枳殼等。 藥觀其潤澤而有光者多善於入血而治療血分病證。 如桃仁、紅花、當歸、熟地等。 真乃觀藥之外觀可知藥之功效。 藥物生於陰暗潮濕處, 多藥性寒涼, 可清熱養陰, 生於向陽乾燥之地多性偏溫而有驅寒溫陽之功。 海洋水產品做藥用多可滋陰潛陽, 蟲類藥多搜風走竄, 動物類藥則多強身壯體、補陽益元, 此皆自然之大道也。

“天食人以五氣, 地食人以五味”人生於天地之間, 理應順應自然, 適陰陽之道, 世間萬物皆如此, 更何況人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