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大出血是因潰瘍基底血管被侵蝕破壞所致, 大多為動脈出血。 大出血的潰瘍健康搜索一般位於胃小彎或十二指腸後壁, 因此胃潰瘍出血的來源常為胃左右動脈的分支或肝胃韌帶內的血管, 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ulcer, DU)出血多來自胰十二指腸上動脈或胃十二指腸動脈附近的血管。 發病機制: 潰瘍大出血所致的病理生理改變與其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關。 出血50~80ml往往可引起柏油樣的大便, 而不致引起其他顯著症狀。 大量快速失血則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貧血缺氧、迴圈衰竭、死亡。
胃潰瘍出血應立即採取哪些措施?
胃潰瘍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屬於內科急症, 必須馬上採取措施處理。
發生嘔血或便血的病人, 應收入院治療。 病人應平臥, 下肢抬高, 注意保溫, 重病人要給予氧氣吸入, 每10—30分鐘測脈搏、血壓、呼吸1次, 對於煩躁不安的病人, 可給予鎮靜劑治療, 使病人能安靜休息。 如果是大出血, 應立即進行靜脈輸液, 如葡萄糖液、生理鹽水、平衡鹽液等, 已經出現低血容量休克的病人。 最好輸全血, 在查血型和配血的過程中可先輸其它液體, 開始輸液的速度宜快, 待血壓回升後再調整輸液的速度和種類, 同時嚴格記錄出入量。 有條件的醫院可做急診胃鏡檢查,
胃潰瘍病人在飲食調理上應該注意什麼 ?
俗話說:“胃潰瘍要靠三分治療, 七分保養。 ” 飲食療法是預防潰瘍發生、復發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節。
胃潰瘍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的事項:
第一、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如稀飯、細麵條、牛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 反酸重的話, 應儘量少飲用豆奶和牛奶, 避免刺激胃酸過多。
第二、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幹及各種粗糧。
第三、忌食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 以及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等食物。
第四、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鹼度, 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 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乙醇可以直接破壞胃粘膜保護層, 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形成。 所以潰瘍病人應該戒煙戒酒。
第五、食物烹調方法: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
第六、合理飲食制度: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 細嚼慢嚥, 少說話, 不看書報, 不看電視;保持思想鬆弛, 精神偷快。 在潰瘍活動期, 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
第七、潰瘍病偏方: 開水沖雞蛋療方:雞蛋1個, 打入碗中, 用筷子攪勻, 用滾燙的開水;沖熟後即可食用。 現代醫學認為, 開水沖雞蛋質地柔軟。 容易被胃消化吸收, 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 有利於潰瘍病灶癒合。 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 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 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數入侵的防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