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嘔吐、腹瀉、便秘是常見的情況, 但是在平常的飲食中, 父母是可以通過改善寶寶的飲食預防的。 如何讓寶寶養成一個好腸胃呢?
1、合理地添加輔食
新生寶寶味覺尚未發育, 直到給他餵養一些輔助食物, 吃五穀、魚肉、蔬果時, 舌上的味蕾受到各種味道的刺激才開始逐漸發育、完善。 味覺是否發育得良好, 對寶寶的食欲有嚴重的影響作用。 因此, 寶寶4個月後, 合理地給寶寶添加輔食, 對培養寶寶良好的胃腸功能十分重要。
輔食方面添加的順序
給寶寶添加的第一次輔食, 應以易消化吸收為主,
輔食的次數和能量密度
輔食次數以及能量密度(每克食物所含能量)的添加, 要隨著寶寶的成長而增加, 一般情況下, 6~8個月的健康寶寶需要保證一天2~3次輔食的餵食;9~11個月的寶寶是3~4次;12~23個月的寶寶則可以適當地增加有營養的零食,
2、注意烹調方法
烹飪的食物一定要符合寶寶的年齡特點。 剛斷奶後的寶寶消化能力還比較弱, 牙齒也還沒發育成熟, 咀嚼能力也比較弱, 因此飯菜要做得細、軟、爛;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寶寶的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逐漸增強,
色香味搭配也很重要。 據有關研究顯示, 顏色鮮豔、氣味濃香的食物, 能夠刺激人的食欲。 如胡蘿蔔泥蒸嫩蛋、蛋黃玉米糊、果汁豆奶、檸檬汁牛奶、奶粉拌草莓等, 這些食品都能刺激到寶寶的食欲。 對於不愛吃蔬菜的寶寶, 可以煮成蔬菜粥, 或做菜肉餡, 包水餃、餛飩, 寶寶就會喜愛吃。
食物多樣化, 寶寶的飲食應每日都有魚、肉、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以滿足寶寶成長所需要的營養。 單一的蔬菜飲食難於滿足寶寶健康成長的營養需求, 除非給寶寶吃一些營養素補充或強化飲食。
飲食提醒
有些寶寶生長得要比一般小孩快, 他所需要的營養就比一般小孩的多, 這時可以讓寶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或強化食品。
3、鼓勵寶寶吃一些能治療厭食的食品
白蘿蔔:白蘿蔔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膳食纖維, 不論是生吃還是煮熟, 都是食療佳品, 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腸胃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番茄:番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B類維生素。 番茄所含的“番茄素”, 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果肉中含有果酸和檸檬酸, 有增加胃液酸度, 幫助消化, 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 食用的方法:洗淨後放入榨汁機裡,
香蕉: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水果, 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可清熱潤腸, 促進腸胃蠕動, 其中所含的維生素A能促進生長, 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硫胺素還能促進食欲, 助消化保護神經和促進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
4、少吃不利於食欲的食物
對於那些營養價值含量低又難於消化, 影響孩子胃口的食物, 如各種含奶油較高的冷飲、可樂型及含有色素的飲料、泡泡糖、巧克力、油煎食品等, 不利於寶寶的胃口, 應該少吃或不吃。
5、良好的飲食環境
給寶寶創造愉快的飲食環境, 不要對寶寶的挑食行為施以過多的壓力。 父母要給寶寶做個好榜樣, 以身作則。
由於挑食的習慣不同, 可讓寶寶和其他寶寶一起進餐,當看到其他寶寶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也會有嘗試的欲望。
進餐時,不要讓寶寶走來走去,或者是一邊吃一邊玩,這樣不僅影響到寶寶的進餐,還容易引發意外。從小幫助寶寶學會規律進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6、不要給寶寶亂吃藥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父母可能會因為著急而給寶寶吃各種各樣的藥。認真地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藥是不能隨便亂吃的。給寶寶食用各種鈣製劑的時間過長或者是劑量過大,會造成寶寶身體對一些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不充分。
某些抗菌素的服用,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小腸黏膜的吸收功能遭到破壞,造成寶寶厭食;服用過量魚肝油,容易引起寶寶腹瀉,造成吸收不良,甚至發生維生素A、D中毒;某些營養補品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過高,長期過量食用,會使寶寶胃口消滯,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導致營養不良。
可讓寶寶和其他寶寶一起進餐,當看到其他寶寶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也會有嘗試的欲望。
進餐時,不要讓寶寶走來走去,或者是一邊吃一邊玩,這樣不僅影響到寶寶的進餐,還容易引發意外。從小幫助寶寶學會規律進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6、不要給寶寶亂吃藥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父母可能會因為著急而給寶寶吃各種各樣的藥。認真地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藥是不能隨便亂吃的。給寶寶食用各種鈣製劑的時間過長或者是劑量過大,會造成寶寶身體對一些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不充分。
某些抗菌素的服用,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小腸黏膜的吸收功能遭到破壞,造成寶寶厭食;服用過量魚肝油,容易引起寶寶腹瀉,造成吸收不良,甚至發生維生素A、D中毒;某些營養補品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過高,長期過量食用,會使寶寶胃口消滯,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導致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