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是一年生披散草本, 其成藥味苦、淡, 性寒。 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濕。 尤善治療各種類型炎症。 在臨床實踐中, 發現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當, 可治療多種疾病。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關于白花蛇舌草的典故:
關於白花蛇舌草的典故:
從前, 有一位名醫, 被邀去為一位重病人診治。 病人胸背憋痛, 低熱羈纏, 咯吐穢膿, 眾醫不效。 名醫診病閱方, 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 疲乏間名醫伏案小盹, 忽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而至, 說:"此君乃是大好人, 樂善懷仁, 惠及生物, 見有捕蛇者, 他即買下放生,
性味:苦甘, 寒。 無毒。
歸經:入心經、肝經、脾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搗汁。 外用:搗敷。
一般用於治療瘡毒、咽喉腫痛、腸癰腹痛、毒蛇咬傷, 也用於熱淋澀痛、小便不利, 治療毒蛇咬傷時, 可取白花蛇舌草15克, 白酒250克, 煮沸 3~5分鐘, 去渣, 口服2/3(每日分2~3次服完), 用1/3外敷傷口, 敷藥時先吸出傷口毒血, 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 然後用上述藥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 若不能飲酒者, 可用清水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 但以白酒煮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