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的天氣, 小心痔瘡來掃興。 現今很多的人的生活習性都很不正常, 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之時, 導致患上痔瘡的幾率逐年上升, 人們的身心健康卻呈倒退之勢。 專家表示, 痔瘡多是由於日常生活不規所造成, 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痔瘡是怎樣形成的:
1、不好的大便習慣:上廁時下蹲位看書看報, 造成下蹲和大便時間延長, 容易造成肛門盲腸內瘀血而引發疾病。
2、飲食原因: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 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 造成血管擴張, 結腸功能紊亂, 肛腸疾病的致病率明顯上升。
3、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好的, 體質虛弱, 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 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 盆腔瘀血。 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
4、胚胎發育異常原因:肛門盲腸部是人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內胚層與外胚層相互融合而成, 如發育過程異常, 可在肛門盲腸部發病。
痔瘡的發生常與過食辛辣厚味, 過於負重, 長期站立或坐臥以及婦人妊娠分娩等有關, 如再感受風、燥、濕、熱諸邪, 就會造成熱毒下迫, 血熱妄行, 導致出血, 便秘;氣滯血瘀導致腫脹疼痛。 故痔瘡發病常見有腫脹、出血、瘙癢、潮濕等症狀。 中醫治療多以清熱散瘀、涼血解毒為主, 常用中藥熏洗和食療等方法治療。
一、食療法
1、肉蓯蓉:可用于老人, 病久體虛者和產婦便秘、痔瘡脫出、出血等, 具有補腎壯陽, 潤腸通便的功效。
2、豬、羊等動物大腸:中醫認為可以腸補腸, 經現代科學研究, 證明其有止血、止痛、消腫的良好作用。
3、鱉肉:用於痔瘡出血日久, 氣血兩虛的患者, 有補益氣血的功效。
4、赤小豆:與當歸合煎, 可治療痔瘡便血、腫痛。 單獨一味或與大米同煎成粥亦有良好作用, 是防治痔瘡的優良食品。
5、槐花:新鮮槐花可以做涼菜、包餃子, 具有涼血、止血消痔的功效, 亦可代茶飲。
6、黑芝麻:對於痔瘡患者兼有便秘者, 可長期服用, 具有潤腸通便, 減輕痔瘡出血、脫出的作用。
二、中藥熏洗治療
熏洗法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熏洗方:
荊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5克, 金銀花、苦參、芒硝、大黃各30克, 水煎1000毫升, 先熏後洗, 每日1~2次或便後熏洗。
凡痔瘡患者, 不論內痔、外痔、混合痔或肛裂, 出現肛門腫痛、便血、腫物脫出、瘙癢、滲液等症狀, 均可應用以上方法, 每次以7~10天為1個療程。
三、運動療法
放鬆呼吸:取仰臥位, 全身儘量放鬆, 雙手重疊放於小腹, 深呼吸。 重複10~20次。
夾腿提肛:仰臥, 雙腿交叉,
仰臥屈腿挺身:仰臥屈膝, 兩足跟儘量靠近臀部, 兩手平放體側, 以腳掌和肩部支撐。 骨盆抬起, 同時收縮肛門, 持續5秒鐘, 還原。 重複5~10次。
坐立提肛:坐于床邊, 雙足交叉, 然後起立, 同時肛門收縮上提, 持續5秒鐘, 再放鬆坐下, 重複做10~15次。
踮足收肛:取站立位, 雙手叉腰, 兩腳交叉, 踮起足尖, 同時肛門上提, 持續5秒鐘, 還原。 重複做10~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