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宮寒怎麼辦?對於女性朋友來說, 宮寒帶來的健康問題非常多, 比如月經不調、痛經, 易老等, 嚴重者還會導致不孕。 子宮是女性身體最怕受冷的部位, 對此, 中醫有哪些預防宮寒、暖宮的好方法呢?
“百病起於寒”, 一旦子宮受到寒濕入侵, 血氣遇寒凝結, 就容易造成月經不調和痛經、容顏憔悴衰老、甚至不孕等。
宮寒分先天和後天兩種
先天是由於腎陽虛, 體內陽氣不足, 內寒導致的宮寒。 症狀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軟、總感覺腹部發涼甚至腹痛、頭暈乏力明顯, 月經量少等。 後天是由自然界寒邪(外寒)侵襲到體內導致的。
中醫在治療宮寒不孕方面是有優勢的, 不僅可以中藥治療助孕, 還可以明顯改善症狀。 內寒以“補”為原則——補益腎陽、暖宮散寒, 外寒以“驅”為原則——散寒祛濕、活血祛瘀。
望聞問切四法看宮寒表現症狀
望:面色蒼白無華, 唇白舌淡, 舌苔白且光滑;經血顏色淡, 量少有血塊, 經期週期延遲。
聞:白帶寒體質色白清稀, 沒有異味。
問:小便, 清長顏色淡則寒, 如果影響到腎, 夜尿頻多;寒體質口淡, 不想喝水, 就算是喝水也只喜歡喝熱水;怕冷, 寒體質易有發冷的感覺;胃口, 寒體質胃口淡。
切:最主要是摸, 宮寒之人四肢冰冷,
中醫教你六種暖宮辦法
一、飲食
中醫學認為, 女性屬陰, 不要貪涼, 吃了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後, 它們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 導致寒邪內生, 侵害子宮。 所以即使炎夏, 也不要吃過多的冷飲等寒涼之物, 冰箱裡的食物最好放一會兒再吃。 如果有涼、熱兩種食物東西要吃時, 先吃熱的, 再吃涼的。 有很多食品, 雖然常溫下食用, 但它卻是寒性的, 如西瓜、梨、綠豆、白菜、白蘿蔔、苦瓜等, 也要適可而食。
養成飯前喝湯的習慣, 一些具有溫熱性質的湯, 如酸辣湯、胡辣湯等, 可以緩慢地幫助蓄積體內熱能。 平時也應該多吃一些補氣暖身的食物, 如核桃、棗、花生、山藥、枸杞、桂圓等。 如果日常有受寒現象, 例如淋雨、受涼等, 一定要事後補救,
二、暖宮操
“暖宮操”做法
雙膝自然分開, 舒適地跪在床上, 挺直腰部, 向前彎腰, 讓胸部儘量接近床面, 保持5分鐘。 接著平躺於床, 做收腹提臀運動, 在空中儘量保持3-5分鐘, 感覺子宮隨身體一起收縮。
每晚入睡前躺在床上做十分鐘或50個。
適合宮寒、痛經、腳涼、月經錯後、經量過少、失眠、便秘、腹脹、胃寒、長痘痘的女性。
以下情況不適宜做暖宮操:月經提前、經量過多、月經淋漓不淨、以及月經期、孕期、流產術後。
三、穴位艾灸
艾灸每天做半個小時即可, 一般不要超過一小時, 時間太長容易感到口幹、舌燥, 甚至引起便秘。
1、關元穴。 在肚臍下三寸。
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 補虛益損。
2、神闕穴。 在肚臍, 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
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 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闋穴, 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3、氣海穴。 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 直線連接肚臍與恥骨上方, 將其分為十等分, 從肚臍3/10的位置。
經常按摩此處能夠治療便秘、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
四、日常運動
“動則生陽”, 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 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 步行, 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 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 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迴圈, 使全身溫暖。
五、月經期間調養
用紅糖、艾葉煮水喝, 以暖宮散寒祛瘀。 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
六、中藥泡腳
艾葉、肉桂、花椒煮水, 用以浸泡雙腳, 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女性朋友治療宮寒不是一朝一夕, 長久注意加以調養, 才能逐漸擺脫宮寒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