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艾灸技術的分類

一、艾條灸

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是用紙包裹艾絨卷成圓筒形的艾卷, 一端燃燒, 在穴位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條分無藥艾條(清艾條)和有藥艾條兩種。 無藥艾條用薄棉紙(長28cm、寬6cm)像捲煙卷一樣將艾絨卷成直徑1.5cm、長20cm的艾卷。 卷的鬆緊要適中, 太緊不宜燃燒, 太松易掉火星, 一般每支品質約10g, 可燃燒約1小時。 有藥艾條用肉桂、乾薑、丁香、木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術、乳香、沒藥、川椒各等分, 研末, 每支艾條在艾絨中加人藥末6g, 用三層厚棉紙卷制成藥條, 膠水封口, 兩頭的紙擰個結即成。

目前也有市售的無煙艾條或微煙艾條,

燃著時基本無煙, 氣味芳香, 可供使用。 緊急情況下得不到艾條時, 也可用香煙代替。 製成的艾條應放於乾燥處, 防止受潮發黴或生蟲。

艾條灸法可分為懸起灸與實按灸。

1)懸起灸: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 其中有懸于施灸部位之上的, 固定不移, 直至皮膚稍有紅暈的溫和灸;有艾火距施灸部約3cm, 迴旋或左右往返移動, 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灼痛的迴旋灸;有點燃的艾在施灸部位上下移動, 呈麻雀啄米似的雀啄灸。 此法能溫通經脈、散寒祛邪, 適用於病位較淺、病灶局限的風寒濕痹及神經麻搏、小兒疾患等。

2)實按灸:用藥艾條點燃後, 墊上紙或布.趁熱按到穴位或患處, 使熱氣透達深部的一種施灸方法。

即在施灸部鋪上10層綿紙或5~7層棉布, 再將點燃的藥艾條隔著紙或布, 緊按其上, 稍留1~2秒即可。 若艾火媳滅, 應重新點燃後再灸, 如此反復施灸10次左右。 也可將點燃的一端, 用7層棉布包裹, 緊按在穴位或患處, 餘同前操作。 本法適用於病位較深的風寒濕痹、痿證及寒證。

二、 艾炷灸

艾炷是用手捏撚製作。 將加工好的艾絨搓捏緊實, 用拇、食、中三指邊捏加撚, 做成上尖下大的圓錐形艾絨團, 即是艾炷。 艾炷一般分為大、中、小三種。 大者高1cm, 炷底直徑0.8cm, 重約0.1g, 中者為大炷之半, 如棗核大;小者如麥粒。

艾炷的製作方法主要為手工製作:把適量的艾絨放在桌面上, 用拇、食、中三指反復旋轉, 把艾絨捏緊即成規格大、中、小不同的艾炷。

艾灸時, 用火柴或燃著的線香點燃艾頂部即可。 艾炷燃燒一個, 稱為一壯。 施灸的壯數、艾炷的大小, 以疾病性質、病情輕重、體質強弱、年齡大小、治療部位以及是否化膿而定。 大凡久病、體質虛弱者艾炷宜小, 壯數宜少;初病、體質強壯的艾炷宜大, 壯數宜多;肌肉淺薄的頭、面、頸、四肢末端宜小壯少灸;肌肉深厚的腰、背、腹、股、肩宜大壯多灸。 艾炷灸的操作方法, 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

(1)直接灸

直接灸又稱著膚灸, 古代稱為“著肉灸”, 是將艾炷直放在施灸部位皮膚上點燃施灸的一種技術。 這是艾灸技術中最基本、最主要而常用的一種傳統灸法。 根據施灸部位灸後是否化膿留下瘢痕, 又分為瘢痕灸、發皰灸、瘢痕灸三種。

無瘢痕灸:適用於慢性虛寒性疾病。

用中、小艾炷施灸, 當艾炷燃燒到1/3至1/2, 病人稍感灼痛時, 立即更換艾炷再灸, 防止皮膚燒傷, 對昏迷、小兒及感覺麻痹者尤應小心。

發皰灸:用於哮喘、瘰鬁、皮膚疣、眩暈、皮炎、肺結核等。 用小艾炷施灸, 待患者感到發資時繼續灸3~5秒。 此時施灸部位皮膚可出現黃斑, 1~2小時後局部發皰, 一般不需挑破, 3~4日後可自然吸收, 如水皰較大, 可用消過毒的毫針點刺數孔, 放出液體, 局部塗擦甲紫即可。 一般短期內留有色素沉著, 不遺瘢痕。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 主要適用於哮喘、肺癆、癲癇、潰瘍病和發育障礙等。 對高血壓.預防中風及防病健身有較好的效果。 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 灸後局部皮膚被燒傷, 產生無菌性化胺現象,

故又稱化膿灸。 選擇平整而舒適的體位, 在選好的穴位上塗些蒜汁後, 立即將小艾炷黏上.點燃施灸, 直至艾炷全部燒盡, 艾火自媳, 除去艾灰。 根據病情所需壯數, 更換新炷再灸。 每灸完一灶, 重新塗蒜汁1次, 一般灸3~5壯, 小兒及體弱苦灸1~3壯。 施灸過程中, 如感到灼痛, 可在穴位周圍用手輕輕按摩、拍打, 以減輕疼痛。 灸畢, 于施灸部位敷貼灸瘡膏藥(淡膏藥)或一般膏藥, 封護灸瘡, 大約1周可化膿, 如不化膿, 可吃些羊肉、魚、蝦等物促使化膿。 化膿時每天換藥膏一次, 4~5周瘡口結痂, 脫落而形成瘢痕。 施灸時謹防暈灸, 若有繼發感染, 則應積極對症治療。

(2)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 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藥物, 不使其直接接觸皮膚的一種施灸技術, 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本法火力溫和,易於被患者接受,臨床運用廣泛。根據其襯隔物的不同,可分為多種炎法。

隔薑灸:此法最為常用。適用於因寒所致的嘔吐、腹痛、泄瀉、胃痛、痛痹、痛經、面癱等病症。取新鮮生薑一塊,切成約3~4mm厚的姜片(薑片大小根據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的大小而定用細針於中間穿刺數孔,放于施灸部位上,在其上置1個或數個炷,點燃施灸。如病人感到灼燙難忍,可將姜片向上提起,稍緩,再放下續灸,可灸3~7壯,以局部皮膚潮紅濕潤

為度。

隔蒜灸:適用於癰、疽、瘡、癤、蛇咬、蠍螯等外傷疾患。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0.2~0.4cm厚的蒜片,用細針於中間穿刺數孔,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點燃施灸。每灸4~5壯更換蒜片,每穴一次灸足5~7壯。也可取適量大蒜,搗如泥狀,敷於穴上或患處,上置艾炷點燃灸之。

隔蔥灸:適用於虛脫、腹痛、尿閉、疝氣及乳腺炎等病。把蔥切成0.3~4cm厚蔥片,或搗如泥狀,敷於臍中及四周,或敷於患處,不可太厚.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治5~7壯,以自覺內部溫熱舒適,不覺灼痛為度。

隔胡椒灸:適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取胡椒細末適量,加少量麵粉和水調和,製成0.3cm厚的圓餅,中央凹陷,內置適量藥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將凹陷填平,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用艾炷5~7壯,以內部感覺溫熱舒適,局部皮膚紅暈為度。

隔韭菜灸:取韭菜連根適量洗淨.搗爛如泥狀,製成幣狀圓餅,置瘡面上艾炷點燃灸之,一般每次灸5~7壯,以局部覺溫熱舒適為度。本法適用於瘡瘍痛等症。

隔鹽灸:適用於急性胃腸炎、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疝痛、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虛脫、中署、尿瀦留等病。取乾燥純淨的食鹽適量研細或炒溫,填平臍孔,上置艾炷灸之。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換艾炷。也可于鹽上放置姜片而施灸,以免食鹽受火暴起而致燙傷。臨床一般施炎5~9壯。

隔附子灸:適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症,如陽痿、早洩、畏寒、遺精,以及瘡瘍久潰不斂或一些陰虛性病症。亦稱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0.3~0.5cm厚,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放于施炎部位的皮膚上,上置艾炷點燃灸之。也可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做餅如五分硬幣大,厚約0.4cm,中間紮孔,放于施灸部位的皮膚,上置艾炷灸之。

隔黃土灸:本法對濕疹、白癬及其他因濕毒而致的皮膚病有效。選取純淨黃色黏土,用水調和做成約0.6cm厚的泥餅,中間針刺數孔,放在施灸部位,把艾炷放於泥餅上點燃施行。

隔甘遂灸:適用於小便不通等症。取甘遂末適量,加入麵粉用水調成膏狀,敷於臍中,上置艾炷灸之。

隔皂角灸:適用於蜂螯、蚊叮、蟲咬等。取皂角切成片狀,放患處上置艾炷施灸。

隔陳皮灸:適用于胃脘脹滿、飲食不振、嘔吐、呃逆等症。取陳皮曬乾研末,用薑汁調如膏狀,敷於中脘、神闕穴,上置艾炷灸之。

隔蓖麻仁灸:取蓖麻仁適量,去殼,然後將蓖麻仁搗爛如泥膏狀,製成餅如二分硬幣大,厚約0.3cm,貼敷於穴位上,上置艾炷灸之。如灸百會穴治療脫肛、胃下垂;灸印堂、下關、頰車、陽白治療面癱。

隔雞子灸:適用於發背、癰疽初起諸證。取雞蛋一個,煮熟,對半切開,取半個(去蛋黃)蓋于患處,於蛋殼上置艾炷灸之,以局部感覺熱癢為度。

三、灸器炎

灸器灸是利用特製工具施灸的一種方法。這種特製的金屬灸具有稱為“溫灸器”或“灸療器”、家庭常用的有艾條器灸和溫盒灸。

艾條器灸:是一種特製的筒狀硬塑灸具,內裝點燃後的艾條,並可通過橡皮筋與灸具上的固定鉤將灸具固定于施灸部位,還可通過灸具上的螺旋調節及時調節施灸高度,一般炎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病人感到舒適為度。凡適用于艾條懸起灸者均可用此法施灸,尤其適用于老年保健。

溫盒灸:是一種用特製的盒形木制灸具,內裝艾絨或艾條,點燃後固定在一個部位施灸的方法。灸盒按其規格分大、中、小三種(大號:長20cm,寬14cm,高8cm;中號:長15cm,寬10cm,高8cm;小號:長11cm,寬9cm,高8cm)。溫灸盒製作:取規格不同的木板(厚約0.5cm)製成長方形木盒,下面不安底,上面製作一個隨時取下的蓋(與盒的外徑大小相同),並在盒內中下部安置金屬窗紗(40目或60目)一塊,距底邊約4cm。施灸時,把溫灸器安放在所選部位的中央,將艾絨平鋪幹窗紗上,點燃施灸,或將點燃的艾條,置於窗紗上,對準穴位施灸。每次灸15~30分鐘,艾絨或艾條燃完,可加艾域或艾條繼續施灸,直至達到所需的施灸時間。在施灸過程中如周部自覺灼燙時,可將溫灸盒稍上移,也可在盒與皮膚之間墊上棉布或紙片數層,待溫度下降時再移去,灸至局部皮膚出現紅暈而不燙傷為度。

四、艾熏灸

艾熏灸適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將艾葉(或艾絨)適量放入容器內煎煮,然後盛於盆中,蒸汽熏灸之。也可將艾絨適量放入器皿中點燃,以煙熏灸之。

五、曰光灸

日光灸適用於風寒濕痹及慢性虛弱性疾病。將艾絨鋪在穴位上或患處,在日光下曝曬(周圍用物遮蓋好,夏季要防止中暑),或借助聚光聚焦而施灸,以局部有溫感為度。每次10~20分鐘。

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本法火力溫和,易於被患者接受,臨床運用廣泛。根據其襯隔物的不同,可分為多種炎法。

隔薑灸:此法最為常用。適用於因寒所致的嘔吐、腹痛、泄瀉、胃痛、痛痹、痛經、面癱等病症。取新鮮生薑一塊,切成約3~4mm厚的姜片(薑片大小根據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的大小而定用細針於中間穿刺數孔,放于施灸部位上,在其上置1個或數個炷,點燃施灸。如病人感到灼燙難忍,可將姜片向上提起,稍緩,再放下續灸,可灸3~7壯,以局部皮膚潮紅濕潤

為度。

隔蒜灸:適用於癰、疽、瘡、癤、蛇咬、蠍螯等外傷疾患。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0.2~0.4cm厚的蒜片,用細針於中間穿刺數孔,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點燃施灸。每灸4~5壯更換蒜片,每穴一次灸足5~7壯。也可取適量大蒜,搗如泥狀,敷於穴上或患處,上置艾炷點燃灸之。

隔蔥灸:適用於虛脫、腹痛、尿閉、疝氣及乳腺炎等病。把蔥切成0.3~4cm厚蔥片,或搗如泥狀,敷於臍中及四周,或敷於患處,不可太厚.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治5~7壯,以自覺內部溫熱舒適,不覺灼痛為度。

隔胡椒灸:適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取胡椒細末適量,加少量麵粉和水調和,製成0.3cm厚的圓餅,中央凹陷,內置適量藥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將凹陷填平,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用艾炷5~7壯,以內部感覺溫熱舒適,局部皮膚紅暈為度。

隔韭菜灸:取韭菜連根適量洗淨.搗爛如泥狀,製成幣狀圓餅,置瘡面上艾炷點燃灸之,一般每次灸5~7壯,以局部覺溫熱舒適為度。本法適用於瘡瘍痛等症。

隔鹽灸:適用於急性胃腸炎、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疝痛、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虛脫、中署、尿瀦留等病。取乾燥純淨的食鹽適量研細或炒溫,填平臍孔,上置艾炷灸之。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換艾炷。也可于鹽上放置姜片而施灸,以免食鹽受火暴起而致燙傷。臨床一般施炎5~9壯。

隔附子灸:適宜治療各種陽虛病症,如陽痿、早洩、畏寒、遺精,以及瘡瘍久潰不斂或一些陰虛性病症。亦稱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0.3~0.5cm厚,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放于施炎部位的皮膚上,上置艾炷點燃灸之。也可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做餅如五分硬幣大,厚約0.4cm,中間紮孔,放于施灸部位的皮膚,上置艾炷灸之。

隔黃土灸:本法對濕疹、白癬及其他因濕毒而致的皮膚病有效。選取純淨黃色黏土,用水調和做成約0.6cm厚的泥餅,中間針刺數孔,放在施灸部位,把艾炷放於泥餅上點燃施行。

隔甘遂灸:適用於小便不通等症。取甘遂末適量,加入麵粉用水調成膏狀,敷於臍中,上置艾炷灸之。

隔皂角灸:適用於蜂螯、蚊叮、蟲咬等。取皂角切成片狀,放患處上置艾炷施灸。

隔陳皮灸:適用于胃脘脹滿、飲食不振、嘔吐、呃逆等症。取陳皮曬乾研末,用薑汁調如膏狀,敷於中脘、神闕穴,上置艾炷灸之。

隔蓖麻仁灸:取蓖麻仁適量,去殼,然後將蓖麻仁搗爛如泥膏狀,製成餅如二分硬幣大,厚約0.3cm,貼敷於穴位上,上置艾炷灸之。如灸百會穴治療脫肛、胃下垂;灸印堂、下關、頰車、陽白治療面癱。

隔雞子灸:適用於發背、癰疽初起諸證。取雞蛋一個,煮熟,對半切開,取半個(去蛋黃)蓋于患處,於蛋殼上置艾炷灸之,以局部感覺熱癢為度。

三、灸器炎

灸器灸是利用特製工具施灸的一種方法。這種特製的金屬灸具有稱為“溫灸器”或“灸療器”、家庭常用的有艾條器灸和溫盒灸。

艾條器灸:是一種特製的筒狀硬塑灸具,內裝點燃後的艾條,並可通過橡皮筋與灸具上的固定鉤將灸具固定于施灸部位,還可通過灸具上的螺旋調節及時調節施灸高度,一般炎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病人感到舒適為度。凡適用于艾條懸起灸者均可用此法施灸,尤其適用于老年保健。

溫盒灸:是一種用特製的盒形木制灸具,內裝艾絨或艾條,點燃後固定在一個部位施灸的方法。灸盒按其規格分大、中、小三種(大號:長20cm,寬14cm,高8cm;中號:長15cm,寬10cm,高8cm;小號:長11cm,寬9cm,高8cm)。溫灸盒製作:取規格不同的木板(厚約0.5cm)製成長方形木盒,下面不安底,上面製作一個隨時取下的蓋(與盒的外徑大小相同),並在盒內中下部安置金屬窗紗(40目或60目)一塊,距底邊約4cm。施灸時,把溫灸器安放在所選部位的中央,將艾絨平鋪幹窗紗上,點燃施灸,或將點燃的艾條,置於窗紗上,對準穴位施灸。每次灸15~30分鐘,艾絨或艾條燃完,可加艾域或艾條繼續施灸,直至達到所需的施灸時間。在施灸過程中如周部自覺灼燙時,可將溫灸盒稍上移,也可在盒與皮膚之間墊上棉布或紙片數層,待溫度下降時再移去,灸至局部皮膚出現紅暈而不燙傷為度。

四、艾熏灸

艾熏灸適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將艾葉(或艾絨)適量放入容器內煎煮,然後盛於盆中,蒸汽熏灸之。也可將艾絨適量放入器皿中點燃,以煙熏灸之。

五、曰光灸

日光灸適用於風寒濕痹及慢性虛弱性疾病。將艾絨鋪在穴位上或患處,在日光下曝曬(周圍用物遮蓋好,夏季要防止中暑),或借助聚光聚焦而施灸,以局部有溫感為度。每次10~20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腎癌的分類

    普通型細胞癌:普通型細胞癌又稱為腎透明細胞癌,是腎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此類腎癌占腎癌的總類型的70%-80%左右,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乳☆禁☆頭狀腎細胞癌(Ⅰ型和Ⅱ型)乳☆禁☆頭狀腎細胞癌也是腎癌中最常見的類...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麼正確認識顳葉癲癇癲癇的分類有哪些?

    你好!癲癇病俗稱羊癲風,是由於反復發作的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的暫時性大腦功能障礙。癲癇病的初期症狀表現,一般是突然動作停止、眼神空洞持續五至十秒鐘後驟然結束,嚴重的癲癇病症狀表現為突然神志喪失,呼吸... [詳細答案]

  • 4回答

    垂體瘤的分類

    1. 功能學分類。分為功能性垂體瘤和無功能性垂體瘤,據瘤細胞分泌的激素將功能性垂體瘤再進一步分為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瘤及混合瘤和未分類腺瘤等。此分類法在臨床中最為常用... [詳細答案]

  • 3回答

    精神疾病的分類有哪些

    這種情況屬於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現在單純的從您說的這些情況來看,孩子屬於雙向情感障礙的可能性比較大,雙相障礙,指發病以來,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發生這種...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