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症狀極不典型, 診斷比較困難。 多數病人臨床表現與慢性膽囊炎, 膽石症相似。 以右上腹痛為主要症狀, 向右肩胛部放射, 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脹、低熱, 噁心及黃疸等。 對40歲以上女性病人, 有長期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病史, 若疼痛性質從陣發性發作轉變為右上腹持續鈍痛, 且進行性加重, 局部觸及膽囊腫塊, 進行性黃疸, 消瘦明顯等情況出現, 應考慮膽囊癌。 膽囊癌晚期則可有肝臟腫大, 腹水、惡病質等表現。
(二)實驗室檢查:肝功能檢查可瞭解肝臟功能情況及鑒別黃疸性質, 呈阻塞性黃疸。
(三)X線檢查:膽囊造影可見膽囊粘膜不光整,
(四)其他檢查:B型超聲、CT、腹腔鏡均有較高診斷價值。
【病因學】
膽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同時存在, 最常見是與膽囊結石共存。 多數人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Moosa指出“隱性結石”5~20年後, 發生膽囊癌者占3.3%~50%。 國內大宗資料報告20%~82.6%的膽囊癌合併有膽結石, 國外報告則高達54.3%~100%。 癌腫的發生與結石的大小關係密切, 結石直徑小於10mm者癌發生的幾率為1.0, 結石直徑20~22mm者的幾率為2.4, 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的幾率可高達10%。 還有人提出膽囊癌的發生可能與病人的膽總管下端和主胰管的匯合連接處存在畸形有關,
膽囊癌患者伴膽石病者占60%~90%, 膽石病患者中患膽囊癌者占3%~14%, 因此一般認為慢性膽囊炎、膽石病與膽囊癌的發生密切有關。 膽汁鬱積、膽固醇代謝失常、炎症性腸病、遺傳因素、性激素、X線照射、膽汁內的致癌因數、良性腫瘤惡變等也都被假設為膽囊癌的發病因素, 但均無可靠的證據。 目前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