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充填以後的牙齒雖然可以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但在咬帶有硬殼類的食物時要多加小心, 以免造成牙體的壁裂。 補牙, 醫學上稱為“充填”, 這是牙齒治療的最後一個步驟。 當牙齒患有齲病、牙髓病、根尖周圍組織等疾病, 經過各種治療以後需要將齲洞補好, 恢復牙齒原有的解剖形態, 使其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目前充填牙齒的材料種類很多, 前牙多用和牙齒顏色相同的非金屬類材料, 如複合樹脂、玻璃離子粘固粉等;後牙多用能負擔一定咀嚼壓力的金屬材料。 至於選用哪種材料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患牙的部位、齲洞的大小以及材料的理化性能結合患者的要求來選擇。
複合樹脂、粘固粉類的非金屬材料, 在醫生充填以後凝固的程度大約只達到80%左右, 24小時以後才能完全凝固。 因此, 使用這些材料補牙以後可以先吃較軟的食物, 24小時以後才能正常應用。 如果是前牙的大面積缺損充填後, 平時咬食物時要多加小心, 以延長其使用時間。
銀汞合金是金屬材料, 充填前研磨成膏狀, 具有可塑性, 充人牙洞內2小時內不能吃任何食物, 24小時之內也不能用該牙咀嚼食物, 以免造成充填材料變形、折斷或脫落。 牙齒經過複雜的治療以後, 由於失去了部分營養來源, 牙質會漸漸變脆。 因此, 經過充填以後的牙齒雖然可以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如果發現補牙物崩裂或松脫, 應該儘快去牙科醫生那裡就診, 不要因為牙齒不痛而不予理睬, 否則牙洞會越來越大, 仍有發生牙痛的可能。
對於補好的牙, 應予及時、必要的保護, 注意的事項有:
1、聽從醫囑, 不用剛補好的牙咀嚼食物及硬物。 補牙後一般應在第2或第3天再用患側嚼食物為宜, 以防牙折及補料脫落。
2、補牙後如出現輕微的疼痛, 可先行自我觀察, 有的輕微不適及疼痛可白行消失。 如疼痛非但不減輕, 反面進一步加重或出現咬合痛、跳痛、冷熱刺激痛、夜間自 發性疼痛時, 應及時去醫院複診檢查治療, 以查明病因, 消除疼痛。
3、對於齲壞較為嚴重的大面積缺損的牙,
4、按醫師約定的時間及時複診。
(1)、 一周內勿用粗硬牙刷刷修復體表面, 因光固化其樹脂固化程度只有50%, 24小時內可達90%, 7天后才達100%.(2)、不用修復體咬硬物, 少飲濃茶, 少抽煙, 忌用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