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日常對痔瘡術後患者的護理方法

我們都知道痔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 很多患者都是通過手術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 但是患者也要注意在術後應該做好護理工作, 避免再次復發或是感染的可能, 下面我們就請專家來為我們介紹一下, 在日常中對痔瘡術後患者的護理方法。

痔瘡術後的護理一、術後病人第一次大便前應先用溫鹽水坐浴, 使括約肌鬆弛, 以減輕病人第一次排便所引起的肛門疼痛。 第一次換藥動作應輕柔, 換藥可採用凡士林油紗條、中藥生肌玉紅膏沙條或紅粉紗條, 塞入肛門內, 以獲消炎止痛,

有利於創面引流之功效。 以上紗條塞入肛門時應從正常的肛管皮膚處進入肛門。 而不應從有創面的傷口進入, 並且在將這些藥納入肛門前, 應先在肛門處塗以馬應龍痔瘡膏、四黃膏等油劑, 這樣可以減輕病人換藥時的肛門疼痛症狀。 另外, 中彎鉗進入肛門時, 鉗尖應指向肛門後側, 這樣就順應了肛管直腸的解剖結構, 可以減輕病人疼痛感。

痔瘡術後的護理二、術後患者應在24小時以後方可排便, 但術中應採用加壓填塞包紮, 以防術後出血, 所以一般可在術後12小時以後除加壓包紮物。 這樣可以緩解病人腹脹、小便不利等術後反應。

痔瘡術後的護理三、痔瘡術後最好每日換藥1次, 換藥次數過多, 如每日2~3次, 每次換藥時鹽水棉球反復塗擦創面,

可使新生的幼嫩的肉芽組織被損壞, 反而延長了創面癒合的時間, 欲速則不達。 換藥次數過少或術後不換藥, 容易使創面形成假癒合, 患者雖然痔瘡被治癒, 但又形成皮下瘺, 需再次行手術治療。

痔瘡術後的護理四、換藥時, 應注意肉芽組織生長情況, 若肉芽組織生長過快過高, 引起創面引流不暢, 應剪除過多的肉芽組織, 或用高滲鹽水敷布於過高肉芽組織處, 使創面引流通暢。

痔瘡的外用藥都有那些呢?

外用藥物治療痔是中醫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 常用的有栓劑及膏劑。

1、栓劑:

目前市場上已有洗必泰痔瘡栓、化痔栓、痔瘡甯栓、安那素栓等。 使用時, 只要在栓劑上塗少許甘油或凡士林,

即可用手指緩慢將栓劑送入肛門內。 其作用為止血止痛、收斂消炎。 此外, 對直腸炎、肛竇炎也有治療作用。

2、膏劑:

臨床上多用馬應龍痔瘡膏、九華膏、四黃膏、黃連膏等。 使用時, 只要將膏劑擠或塗在肛門齒線的內外痔上即可。 其作用為消腫、止痛及止血。

3、中醫治療:

痔的外用藥物除常用的栓劑和膏劑外, 還有中藥熏洗劑, 西醫則有抗生素軟膏及50%硫酸鎂液濕敷藥等, 都具有消腫、止血、止痛的作用。 這些藥物在臨床上只能作為緩解症狀及手術治療後的輔助治療之用。

專家強調:使用痔瘡外用藥栓劑時要塞的深一些, 否則常常會出現由於脫落失去療效。 栓劑的藥效一般可保持12個小時, 在痔瘡急性發作期間需要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

痔瘡外用藥常常會因為使用不當而不到療效, 延誤治療。

以上就是專家為我們介紹的, 中醫在治療痔瘡時經常使用的外用藥物, 患者們要想通過外用藥進行治療的話, 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症狀,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 除此之外, 還應該調節好日常的飲食, 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 多喝水, 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