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如何更好的恢復腦癱兒童運動功能

腦癱的主要患病人群為幼兒, 患者患上腦癱之後有很多的危害,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功能障礙。 兒童運動功能障礙主要原因一個是肌張力異常導致的用力不當, 姿勢異常。 那如何更好的恢復腦癱兒童運動功能呢?

一、肌張力導致的用力不當

由於小孩的肌張力問題, 腦癱患兒在該用力的地方用不上力, 而在不該用力的地方亂用力。 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中樞神經受到各種程度的損傷, 導致傳導神經與肌肉的運動不協調而產生的不正常用力。

二、肌張力導致的異常姿勢

這個主要也是由於肌張力的問題到這導致的,

這跟上述的異常用力存直接聯繫, 如查患兒不正常用力越嚴重, 那麼異常姿勢就會越明顯, 病情也會越發嚴重, 換言之, 異常用力與異常姿勢是成正比的。

首先要恢復患者的四個力:即平衡能力、協調能力、控制能力、支配能力。 先恢復靜態下的這四個力, 然後才能恢復動態下的四個力。 臨床上最常見的痙攣型腦癱主要是平衡能力差, 另外手足徐動型和混合型腦癱主要是控制能力差。

那麼, 我們就要針對這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

一、針對平衡能力差的訓練

平衡訓練前應先要求腦癱患兒學會放鬆, 減少腦癱患兒緊張和恐懼的心理。 其次要選擇訓練的方法或方式, 如是否需要鏡子或者採用什麼樣的體位訓練。

腦癱患兒平衡能力訓練的基本原則是從最穩定的體位逐步到最不穩定的體位元訓練, 從靜態平衡過度到動態平衡, 以逐漸加大難度。

平衡訓練方法的要領是逐漸縮減腦癱患兒的支撐面積和提高患兒的身體重心, 逐步增加腦癱患兒頭頸的運動、軀幹的運動和四肢運動, 從腦癱患兒的睜開眼活動逐步過渡到腦癱患兒閉者眼活動。 進行訓練時應有穩定的支撐點, 選擇體位應當確保腦癱患兒的安全, 必要時家長可給予支持或幫助。

在平衡訓練過程中, 家長應積極鼓勵腦癱患兒做頭部的運動, 幫助腦癱患兒的體重重心轉移, 訓練時有少到多, 由簡單到複雜, 如先單側上肢活動, 然後雙側上肢在活動。

逐步增大腦癱患兒運動的範圍、速度和難度。 腦癱患兒可採用舒適的不同體位進行上述平衡訓練。

當腦癱患兒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時, 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外力。 以增加平衡的訓練的強度。 當腦癱患兒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後可採取一些高難度的訓練如蹦樓梯、跑“8”字、拿東西等活動。

二、針對控制能力差的訓練

控制能力是決定今後爬行, 坐位, 立位與行走的基礎之一。 如果讓一個人仰臥位時, 雙下肢屈曲立位, 臀部上抬並能穩定保持這一動作, 在外力的衝擊下仍然能夠保持原姿勢, 就說明其骨盆控制能力較好。 腦癱患兒的骨盆控制能力普遍較低, 有的甚至完全沒有這一能力, 所以盡可能早地對這些控制動作進行誘發訓練。

如果患兒能夠將骨盆上抬, 只是不能長時間保持這一姿勢, 說明臀部肌肉肌力還比較弱, 此時, 患兒在做上抬訓練時, 可以適當給向下的阻力。

應該注意的是, 在對患兒進行骨盆上抬訓練時, 應盡可能讓患兒兩下肢處於屈曲立位, 如果患兒不能保持這一姿勢, 訓練者在訓練時可以根據情況用手和雙下肢固定患兒的雙下肢使之處於穩定的姿勢狀態。 另外, 骨盆上抬時, 當體幹, 骨盆, 下肢的大腿在一條直線上為宜。 如果過分上抬, 就會出現腰背肌的代償, 也就是經常見到“打挺”現象。

當上述骨盆訓練達到能夠獨立上抬並能保持時, 就可以進行單側的骨盆控制訓練。 所謂單側骨盆上抬,

是在訓練時讓患兒的臀部上抬稍離床面, 然後讓其一側骨盆抬高將身體的重心移向另一側, 這樣左右反復進行, 使骨盆出現一個向左右兩個方向旋轉的過程。 單側骨盆的控制訓練是讓患兒一側下肢搭在另一側骨盆屈立位的下肢上, 然後在上抬骨盆, 這樣也就強化了一側骨盆的控制和上抬力量, 為了同樣的目的, 也可以讓患兒一側下肢伸直抬起, 另一側下肢屈曲直立支持體重。 便於骨盆上抬。

只要經過以上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 讓腦癱患兒恢復良好的坐位平衡與控制能力, 對於腦癱患者的康復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使其更好的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