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質特性
1、感受性
是指人對外界最小刺激的感覺能力, 通常用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進行定量分析。 氣質感受性是高級神經活動過程強度特性的表現, 不同的人對刺激強度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例如:膽汁質和多血質等人的感受性一般較低, 而抑鬱質的人的感受性就很高。
2、耐受性
是指人在接受體內、外界刺激作用時, 表現在時間和強度上可以經受的能力。
3、反應的敏捷性
是高級神經活動過程強度特性的反映, 主要表現在長時間從事某項活動時注意力集中的持續狀態, 包括對強烈或微弱刺激的耐受性,
4、可塑性
是指根據外界事物的變化而隨之改變與調整自己行為以適應外界環境的難易程度。 氣質的可塑性是高級神經系統靈活性的表現。
5、情緒興奮性
是指以不同速度對微弱刺激產生情緒反應的特性。 它與高級神經活動過程的強度特性有關, 也和高級神經活動過程的平衡性有關。
6、內向性和外向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言語與行為反應表現於內部還是外部的特性。 傾向於外部的稱為外向性, 傾向與內部的稱為內向性。 氣質心理活動特性的不同組合, 構成了現實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氣質類型。
${FDPageBreak}
二、氣質類型
氣質類型是指在某一類人身上共同具有的氣質特徵的有規律的結合。
1、膽汁質。 此種氣質類型的人, 表現為精力旺盛, 反應迅速, 情感體驗強烈, 情緒發生快而強, 易衝動, 但平息很快。 例如:張飛
2、多血質。 此種氣質類型的人活潑好動, 反應迅速, 思維敏捷, 靈活而易動感情, 富有朝氣, 情緒發生快而多變, 表情豐富, 但情感體驗不深。
3、黏液質。 此種類型的人安靜、沉著、穩重、反映較慢;思維、言語及行動遲緩, 不靈活;注意比較穩定且不易轉移。
4、抑鬱質。 此類型的人感受性高, 觀察仔細, 對刺激敏感, 善於觀察別人不易覺察的細微小事, 反應緩慢, 動作遲鈍, 多愁善感, 體驗深刻和持久,
三、氣質與性格的關係
性格與氣質的差別:
1、性格的社會性較強, 氣質生物性較強;氣質更多受到人的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 而性格主要是指個體行為的內容, 它們是在後天形成的, 更多的是受到了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與制約。
2、生理基礎不同:性格是後天條件反射系統, 氣質是先天神經類型;
3、性格形成晚且較易變;氣質形成早且不易變
性格與氣質的聯繫:
1、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造氣質。
2、氣質影響性格的形成。 父母對兒童的期望通過教育教養方式影響兒童的性格形成, 同時, 嬰兒早期形成的氣質特點必然會影響和修正父母的教養方式和態度。
3、氣質影響到個體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氣質可以按照自己的動力方式,
4、氣質影響性格的形成和改造的速度, 例如, 要形成自製力, 粘液質和抑鬱質比較容易, 而膽汁質和多血質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