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最主要的問題是大便乾燥和排便困難。
在護理上首先要解除精神顧慮。 一些人害怕排便時的肛門疼痛就推遲排便時間, 這樣適得其反, 因時間越長, 大便越來越幹, 反而增加排便的疼痛。 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每天大便一次, 糞便不會幹、疼痛可減輕。 同時可借助藥物和食物來軟化大便, 減輕排便對肛門的擴張, 亦可減輕排便時的疼痛。 服瀉藥時要注意適量, 量過多時, 糞便過於稀薄, 一日排便數次更會增加對肛門的刺激。 同時, 不能依賴藥物來幫助排便, 因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瀉藥一停大便就更加秘結,
便秘、肛裂患者要多喝水, 一天需要喝1—2壺水, 吃1-2斤青菜。 因為大便通暢與否取決兩要素一水分, 二纖維素。
便後溫水沖洗或坐浴是防治肛裂的有效簡易措施, 肛裂便後的長時間疼痛主要是內括約肌痙攣所引起, 用熱水坐浴後通過熱的物理作用可使痙攣緩解而使疼痛好轉,
肛裂患者便後儘量避免用粗糟的紙擦, 特別不能左右、前後用力擦, 否則肛裂剛剛生長癒合一點一擦又牽拉裂開了, 有條件者便後溫水沖洗, 沒條件者或上班時間排便者可以用濕紙巾輕輕沾乾淨即可。
許多女同志的肛裂病大多是在產後發生的, 是因為妊娠期宮體增大, 直腸受壓, 肛門部血液迴圈受影響, 產後盆腔空虛、腸腔擴大、糞便集聚;同時產後飲食精細, 缺少纖維素, 使糞便乾燥;又因產後臥床、腸蠕動緩慢, 數日不想大便, 導致便秘。 排便時幹硬的糞塊撕傷肛門引起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