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一個人如何評價他人,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這個人自身的人格特徵。 如果對他人的評價多為正面, 那麼這個人往往具有積極的人格特徵;如果對他人的評價多為反面, 那麼這個人可能自戀、抑鬱或有其他人格缺陷。
積極人格
研究人員發現, 一個人評價其他人時傾向於使用褒義詞, 顯示他本人人格特徵積極。 這種人往往自認為具有熱心、快樂、善良、謙恭、堅定、能幹等品質, 在別人心目中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待業時間長使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變差
英國《每日電訊報》3日援引研究負責人、韋克福里斯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達斯廷·伍德的話報導:“你對他人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你自己的個性,
研究還發現, 看待他人的積極程度反映一個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和在人群中的受歡迎程度。
${FDPageBreak}
消極人格
相反, 如果評價他人時多用貶義詞, 則顯示評價者可能具有較高程度的自戀傾向和反社會行為。
“一大堆負面人格特徵與負面評價他人有關, ”伍德說, “消極看待他人意味著心情抑鬱和具有多種人格缺陷的可能性更大。 ”
他說, 用挑剔眼光看待他人可能引起多種人格缺陷問題, 如能找到辦法使人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別人, 或許能阻止因多種人格缺陷而做出的不當行為。
推薦閱讀:待業時間長使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變差
研究結果顯示, 當你要求某人評價同事或熟人的人格特徵時, 你或可通過他的評語瞭解他本人的人格特徵。 如果他在評價中多使用貶義詞, 這一方面表明評價物件可能確有負面人格特徵,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評價者自己心情欠佳、脾氣壞、神經質或具有其他負面人格特徵。
高度穩定
研究中, 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評價真實存在的朋友、同宿舍同學、兄弟會或姐妹會同事, 分別描述對方的正面和負面人格特徵。 研究人員據此可以一窺評價者情緒狀態、心理健康、社會態度等。
研究人員第二年要求評價者再次評價先前評價對象。 結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