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論心病治法

心者, 血脈迴圈之樞機也。 心房一動則周身之脈一動, 是以心機亢進, 脈象即大而有力, 或脈搏更甚數;心臟麻痹, 脈象即細而無力, 或脈搏更甚遲。 是脈不得其平, 大抵由心機亢進與心臟麻痹而來也。 於以知心之病雖多端, 實可分心機亢進、心臟麻痹為二大綱。

今試先論心機亢進之病︰有因外感之熱熾盛于陽明胃府之中, 上蒸心臟, 致心機亢進者, 其脈象洪而有力, 或脈搏加數。 可用大劑白虎湯以清其胃。 或更兼腸有燥糞, 大便不通者, 酌用大、小承氣湯以滌其腸, 則熱由下瀉, 心機之亢進者自得其平矣。

有下焦陰分虛損,

不能與上焦陽分相維繫, 其心中之君火恒至浮越妄動, 以致心機亢進者, 其人常苦眩暈, 或頭疼、目脹、耳鳴, 其脈象上盛下虛, 或搖搖無根, 至數加數。 宜治以加味左歸飲。 方用大熟地、大生地、生懷山藥各六錢, 甘枸杞、懷牛膝、生龍骨、生牡蠣各五錢, 淨萸肉三錢, 雲苓片一錢。 此壯水之源以制浮游之火, 心機之亢者自歸於和平矣。

有心體之陽素旺, 其胃腑又積有實熱, 複上升以助之, 以致心機亢進者, 其人脈雖有力, 而脈搏不數, 五心恒作灼熱。 宜治以鹹寒之品(《內經》謂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若樸硝、太陰玄精石及西藥硫苦皆為對證之藥(每服少許日服三次久久自愈)。 蓋心體屬火, 味之咸者屬水, 投以鹹寒之品, 是以寒勝熱水勝火也。

人之元神藏於腦, 人之識神發於心。 識神者思慮之神也。 人常思慮, 其心必多熱, 以人之神明屬陽, 思慮多者, 其神之陽常常由心髮露, 遂致心機因熱亢進, 其人恒多迷惑。 其脈多現滑實之象, 因其思慮所生之熱恒與痰涎互相膠漆, 是以其脈滑而有力也。 可用大承氣湯(濃樸宜少用), 以清熱降痰;再加赭石(生赭石兩半軋細同煎)、甘遂(甘遂一錢研細調藥湯中服)以助其清熱降痰之力。 藥性雖近猛烈, 實能穩建奇功, 而屢試屢效也。

有心機亢進之甚者, 其鼓血上行之力甚大, 能使腦部之血管至於破裂, 《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大厥也, 亦即西人所謂腦充血之險證也。 推此證之原因, 實由肝木之氣過升, 肺金之氣又失於肅降,

則金不制木, 肝木之橫姿遂上幹心臟, 以致心機亢進。 若更兼沖氣上沖, 其脈象之弦硬有力更迥異乎尋常矣。 當此證之初露朕兆時, 必先腦中作疼, 或間覺眩暈, 或微覺半身不利, 或肢體有麻木之處。 宜思患預防, 當治以清肺、鎮肝、斂沖之劑, 更重用引血下行之藥輔之, 連服十餘劑或數十劑, 其脈象漸變柔和, 自無意外之患。 向因此證方書無相當之治法, 曾擬得建瓴湯一方, 屢次用之皆效。 即不能治之於預, 其人忽然昏倒, 須臾能自蘇醒者, 大抵腦中血管未甚破裂, 急服此湯, 皆可保其性命。 連服數劑, 其頭之疼者可以全愈, 即腦中血管不復充血, 其從前少有破裂之處亦可自愈, 而其肢體之痿廢者亦可徐徐見效。 此方原用鐵銹水煎藥,
若刮取鐵銹數錢, 或多至兩許, 與藥同煎服更佳。

有非心機亢進而有若心機亢進者, 怔忡之證是也。 心之本體, 原長發動以營運血脈, 然無病之人初不覺其動也, 惟患怔忡者則時覺心中跳動不安。 蓋人心中之神明原以心中之氣血為憑依, 有時其氣血過於虛損, 致神明失其憑依, 雖心機之動照常, 原分毫未嘗亢進, 而神明恒若不任其震撼者。 此其脈象多微細, 或脈搏兼數。 宜用山萸肉、酸棗仁、懷山藥諸藥品以保合其氣;龍眼肉、熟地黃、柏子仁諸藥以滋養其血;更宜用生龍骨, 牡蠣、朱砂(研細送服)諸藥以鎮安其神明。 氣分虛甚者可加人參, 其血分虛而且熱者可加生地黃。 有因心體腫脹, 或有瘀滯, 其心房之門戶變為窄小, 血之出入致有激蕩之力,

而心遂因之覺動者, 此似心機亢進而亦非心機亢進也。 其脈恒為澀象, 或更兼遲。 宜治以拙擬活絡效靈丹加生懷山藥、龍眼肉各一兩, 共煎湯服。 或用節菖蒲三兩, 遠志二兩, 共為細末, 每服二錢, 紅糖沖水送下, 日服三次, 久當自愈。 因菖蒲善開心竅, 遠志善化瘀滯(因其含有稀鹽酸), 且二藥並用實善調補心臟, 而送以紅糖水者, 亦所以助其血脈流通也。

至心臟麻痹之原因, 亦有多端, 治法亦因之各異。 如傷寒溫病之白虎湯證, 其脈皆洪大有力也, 若不即時投以白虎湯, 脈洪大有力之極, 又可漸變為細小無力, 此乃由心機亢進而轉為心臟麻痹。 病候至此, 極為危險, 宜急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 將方中人參加倍, 煎湯一大碗,分數次溫飲下,使藥力相繼不斷,一日連服二劑,庶可挽回。蓋外感之熱,傳入陽明,其熱實脈虛者,原宜治以白虎加人參湯(是以傷寒汗吐下後用白虎湯時皆加人參)。然其脈非由實轉虛也。至其脈由實轉虛,是其心臟為熱所傷而麻痹,已成壞證,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時宜將人參加倍,助其心脈之跳動,即可愈其心臟之麻痹也。

有心臟本體之陽薄弱,更兼胃中積有寒飲,溢於膈上,淩逼心臟之陽,不能用事,其心臟漸欲麻痹,脈象異常微細,脈搏異常遲緩者,宜治以拙擬理飲湯,連服十餘劑,寒飲消除淨盡,心臟之陽自複其初,脈之微弱遲緩者亦自複其常矣。此證間有心中覺熱、或周身發熱、或耳鳴欲聾之種種回應象,須兼看理飲湯後所載治癒諸案,臨證診斷,自無差誤。

有心臟為傳染之毒菌充塞以至於麻痹者,霍亂證之六脈皆閉者是也。治此證者,宜治其心臟之麻痹,更宜治其心臟之所以麻痹,則興奮心臟之藥,自當與掃除毒菌之藥並用,如拙擬之急救回生丹、衛生防疫寶丹是也。此二方中用樟腦所升之冰片,是興奮心臟以除其麻痹也。二方中皆有朱砂、薄荷冰,是掃除毒菌以治心臟之所以麻痹也。是以無論霍亂之因涼因熱,投之皆可奏效也(急救回生丹藥性微涼,以治因熱之霍亂尤效;衛生防疫寶丹其性溫,無論病因涼熱用之皆有捷效)。

有心中神明不得寧靜,有若失其憑依,而常驚悸者,此其現象若與心臟麻痹相反,若投以西藥麻醉之品,亦可取效于一時。而究其原因,實亦由心體虛弱所致,惟投以強心之劑,乃為根本之治法。當細審其脈,若數而兼滑者,當系心血虛而兼熱,宜用龍眼肉、熟地黃諸藥補其虛,生地黃、玄參諸藥瀉其熱,再用生龍骨、牡蠣以保合其神明,鎮靖其魂魄,其驚悸自除矣。其脈微弱無力者,當系心氣虛而莫支,宜用參、術、諸藥以補其氣,兼用生地黃、玄參諸滋陰藥以防其因補生熱,更用酸棗仁、山萸肉以凝固其神明,收斂其氣化,其治法與前條脈弱怔忡者大略相同。特脈弱怔忡者,心機之發動尤能照常,而此則發動力微,而心之本體又不時顫動,猶人之力小任重而身顫也,其心臟弱似較怔忡者尤甚矣。

有其驚悸恒發於夜間,每當交睫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也。宜清痰之藥與養心之藥並用,方用二陳東加當歸、菖蒲、遠志,煎湯送服朱砂細末三分。有熱者加玄參數錢,自能安枕穩睡而無驚悸矣。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煎湯一大碗,分數次溫飲下,使藥力相繼不斷,一日連服二劑,庶可挽回。蓋外感之熱,傳入陽明,其熱實脈虛者,原宜治以白虎加人參湯(是以傷寒汗吐下後用白虎湯時皆加人參)。然其脈非由實轉虛也。至其脈由實轉虛,是其心臟為熱所傷而麻痹,已成壞證,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時宜將人參加倍,助其心脈之跳動,即可愈其心臟之麻痹也。

有心臟本體之陽薄弱,更兼胃中積有寒飲,溢於膈上,淩逼心臟之陽,不能用事,其心臟漸欲麻痹,脈象異常微細,脈搏異常遲緩者,宜治以拙擬理飲湯,連服十餘劑,寒飲消除淨盡,心臟之陽自複其初,脈之微弱遲緩者亦自複其常矣。此證間有心中覺熱、或周身發熱、或耳鳴欲聾之種種回應象,須兼看理飲湯後所載治癒諸案,臨證診斷,自無差誤。

有心臟為傳染之毒菌充塞以至於麻痹者,霍亂證之六脈皆閉者是也。治此證者,宜治其心臟之麻痹,更宜治其心臟之所以麻痹,則興奮心臟之藥,自當與掃除毒菌之藥並用,如拙擬之急救回生丹、衛生防疫寶丹是也。此二方中用樟腦所升之冰片,是興奮心臟以除其麻痹也。二方中皆有朱砂、薄荷冰,是掃除毒菌以治心臟之所以麻痹也。是以無論霍亂之因涼因熱,投之皆可奏效也(急救回生丹藥性微涼,以治因熱之霍亂尤效;衛生防疫寶丹其性溫,無論病因涼熱用之皆有捷效)。

有心中神明不得寧靜,有若失其憑依,而常驚悸者,此其現象若與心臟麻痹相反,若投以西藥麻醉之品,亦可取效于一時。而究其原因,實亦由心體虛弱所致,惟投以強心之劑,乃為根本之治法。當細審其脈,若數而兼滑者,當系心血虛而兼熱,宜用龍眼肉、熟地黃諸藥補其虛,生地黃、玄參諸藥瀉其熱,再用生龍骨、牡蠣以保合其神明,鎮靖其魂魄,其驚悸自除矣。其脈微弱無力者,當系心氣虛而莫支,宜用參、術、諸藥以補其氣,兼用生地黃、玄參諸滋陰藥以防其因補生熱,更用酸棗仁、山萸肉以凝固其神明,收斂其氣化,其治法與前條脈弱怔忡者大略相同。特脈弱怔忡者,心機之發動尤能照常,而此則發動力微,而心之本體又不時顫動,猶人之力小任重而身顫也,其心臟弱似較怔忡者尤甚矣。

有其驚悸恒發於夜間,每當交睫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也。宜清痰之藥與養心之藥並用,方用二陳東加當歸、菖蒲、遠志,煎湯送服朱砂細末三分。有熱者加玄參數錢,自能安枕穩睡而無驚悸矣。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